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业迎来“后配额时代”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协议中,纺织品服装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焦点。加入WTO一年后,盘点纺织业这个加入WTO利好的行业,到底成绩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几家纺织品服装企业,得到的答案是:出口贸易量都有所增加,但量增价减是今年的总体趋势。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已达到449.1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48%,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预测,今年如不出现意外,整个纺织业在出口额和实现利润总额上都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整个世界市场纺织晶服装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也是不争的事实,就中国今年出口产品按单位价格来看,棉织物比1998年下降了11.31%,服装比1998年下降了18.19%。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一方面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竞争的环境也愈发残酷。

        加入WTO是利好价格战仍是阴影

        在采访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吴经理时,他这样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非国有纺织出口企业,广东溢达往年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销向日本、东南亚等非设限国,在这些市场本身已占据了很大份额,再加上今年取消配额类别大多不是他们的强势产品,因此增量影响非常有限,倒是由于整个市场环境的供大于求,不少国外客户压低了订单价格。”

        中国服装集团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谈到目前服装出口市场时也认为,越大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加入WTO一年来得到的好处越不明显。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各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限制将在2005年之前分阶段取消,今年在受限制的275个配额类别中,已有99个已经全部取消和部分取消配额限制,涉及金额约能占过去配额产品出口总金额的三分之一。这位中国服装集团公司的人士分析说,取消了配额的产品,让更多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样价格就成了竞争的焦点,而国外采购商也非常会利用这一点,可以同时在几十家企业及外贸公司中询价和迂回谈判,这样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靠“让利不让市场”抢到了订单,另一方面大的公司为保住市场,拿到的订单价格也不得不一压再压。

        针对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量增价减现象,孙淮滨认为,国内企业过度竞争倾向诚然有一部分原因,但加入WTO后纺织行业多层面与国际接轨带来的客观降价空间也不容忽视,他列举了三条:第一,加入WTO后我国关税降低,使纺织原材料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今年棉花与化纤尤为明显,全球化原材料资源配置的空间加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二,贸易领域开放,中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使中国成为了不少国际大采购商认可的集中采购最佳对象国,中间环节流通费用的降低,减少了产品一定的间接成本;第三,部分配额取消,再力口上企业自营出口和退税政策也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口成本。最后,孙淮滨指出,合理的产品价格降低并不是坏事,它是中国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表现,但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却是非常有害的,它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