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品服装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

               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大问题,世界贸易正跨入“绿色时代”。 

              从2002年9月11日起,欧盟颁布指令,禁止使用四氨基联苯等22种偶氮染料,此禁令所涵盖的产品涉及中国对外出口的纺织品、皮革制品总额近70亿美元。业内人士称,以限制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为代表的“绿色壁垒”,已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一大手段。欧盟新出台的偶氮含量标准定得很低,要达到这个标准,将加大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比较竞争优势。 

               绿色壁垒阻力不小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欧盟四大市场,出口额占据总出口的75%以上。其中出口中国香港的产品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最终目的地也大部分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盟。因此,据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的总值超过64亿美元,约占当年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11%。欧盟此次出台的相关指令,无疑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加大对其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绿色壁垒”的趋向正在全球逐渐显现,对纺织品服装的生态要求正迅速成为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就已经开始对进口服装的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以加大对其市场的保护。在欧盟出台的各项纺织品环境标准和要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针对偶氮染料的禁令《德国消费品法令第二修正案》、荷兰的M ilieuk eu r、E k o,德国的0ek o-Tex S tan-d a rd100、Toxp roo等。这些法令的相继出台,使我国纺织品出口压力陡增:目前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丝和丝绸要接受严格的环保监测后方可进入;国内一家知名纺织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欧洲的10余吨棉纱因检测出含有偶氮染料,被停止出口,造成损失44万美元;浙江某丝绸进出口公司有两单业务不符合进口国要求,被停止进口,造成损失25万美元;去年福建某市出口到欧盟的针织内衣、婴幼儿服装、纺织面料和针织毛衣以及鞋类产品有10%~15%的服装含有偶氮染料,给出口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1999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额已达200亿美元。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ATC协议的执行,过去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品配额,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为代表的“绿色壁垒”。 

               目前,在纺织品服装领域,“绿色壁垒”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另一类则要求纺织品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纺织品中不得含有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 

            纺织企业应对有方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国家及有关协会商会应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国家尽快颁布实施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以使相关的企业生产和技术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强制性标准应向发达国家标准看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组织专门力量对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技术壁垒进行跟踪研究。三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纺织品中涉及安全卫生的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抽查检验,逐步让生产企业和执法部门习惯并重视纺织品服装的卫生安全标准。同时,纺织品服装协会、商会要加强与欧盟纺织品服装商会、协会的交流,让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及时了解欧盟在纺织品服装领域“绿色壁垒”的新动向。 

                除此之外,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加强应对,除了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做足文章外,企业要了解“绿色壁垒”是近十几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把环保要求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以进口国地区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为准绳,在国际贸易中对不符合国际和进口国国内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的商品实行限制或拒绝进口;第二要了解出口国相关法规和条例。包括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与W TO、贸易技术壁垒及其发展趋势、纺织生态学与生态纺织品、生态纺织品主要监控项目及其由来、国际上与生态纺织品有关的法规与标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应变能力;第三企业要规避“绿色壁垒”的一条有效途径,是进行国际通用的一系列纺织品服装生态认证标签工作,如O ek o-tex 100标签、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欧盟生态标签(eco-lab le)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设置各种绿色壁垒不仅成为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减轻国内压力、减少进口冲击、保护本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而且也会对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迫使他们在如何破除这些壁垒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因此,竞争格局的调整已成必然,重新洗牌已经开始。 

              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生态服饰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数超过50%。专家预测,21世纪前10年,潜在的“绿色”消费经济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我国纺织服装只有及时更新观念、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变化,花大力气从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就完全能冲破绿色壁垒,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