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新哥特煽动黑色火焰

      时尚是黑色的,态度是阴暗的,而风景是模糊的……虽然它有点颓废、有点暴力、甚至有点死亡美感,但如今的时尚界透过黑色的皮质、另类的化妆造型等一系列因素,重新诠释了新哥特……从一开始的欧洲建筑风格,到后来20世纪80年代的重金属乐团,哥特风格一直在时尚界占有重要位置。或许人们的脑子里还会浮现出以欧洲中世纪尖顶大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还有人马上找来《奥蓝托城堡》、《吸血鬼纪事》等这些恐怖哥特文学的代表作。当然,这些与今天的话题似乎都远了一些,在看过了今年世界顶尖服装设计师们热热闹闹的2003年秋冬时装发布会后,一股悄悄现身于时装舞台的神秘力量——新哥特服饰风格把我们的视线锁定。

      在Gucci的时装秀上,模特尚未登场,整个环境便在群狼嚎叫及蝙蝠振翅的音响效果中显得鬼气森森,Tom Ford让模特们在脖子里挂起黑色十字架,扎上黑色宽领带,穿上黑色束腰缎子大衣,黑色斜裁长袍,向人们展示出他精心准备的哥特风格,优雅而又性感。美国经典老牌Ralph Lauren也将发布会变成了黑色的海洋,模特们身着长长的牧师披风、拖地鱼尾裙,系在脖子上的黑色丝带映衬得肌肤如雪,哥特式的菱形耳环在行走中摇弋生辉,显示出一派中古世纪的神秘感,浪漫而富有韵味。至于Dior的一个珠宝展示会,索性搬到了里兹大饭店,把房间布置成闹鬼的城堡,将整个晚上命名为“吸血鬼的舞会”,淑女名流们彻夜狂欢,不醉不归,时尚成了一场追逐互动的游戏,被发起者和参与者演绎得神形兼备。

       心思细密的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发现,人造皮革、PVC面料、塑胶等在20世纪80年代哥特服饰里大当其道的面料,不见了踪影,取代它们的是轻盈的雪纺纱、柔软的锦缎和奢华的皮草;在经典的黑色之外,一些浓郁华贵的色调,如暗红、深棕、宝蓝等也开始露面;而贴身裁剪的上衣、长裙,精心设计的项链耳环无不勾勒出性感优雅的女性形象……细观之下,T台上的哥特服饰风格经由设计师的改良,早已嗅不出昔日濒于死亡颓废的气息,那些鬼气阴森、幽暗恐怖的气氛原来只是他们故意布出,意图吸引视线的疑阵,擦一擦双眼,面对眼前这股苏醒的“黑暗”势力,是褒是贬,是喜是忧?

      哥特服饰风格的缘起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初崛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西方音乐界,在非主流音乐的花园里,一些另类摇滚乐队,如Christian Death、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All About Eve等逐渐孕育壮大成哥特摇滚乐派,他们的音乐混合了吉他、贝司鼓等乐器,充斥着对于死亡、痛苦、黑暗、性欲的描述和体验,风格怪诞而又神秘,一经出现便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而乐队成员们离经叛道、怪异不羁的装束也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迅速流行起来,于是在音乐的催生下,20世纪80年代,一股以此为潮流的服饰风格出现。

       典型的哥特族常常是这样的:死人般苍白或涂着白色粉底的皮肤、披散着的黑色长发,或将头发染成红、紫等夸张色彩,浓重的黑色眼影、黑色唇膏、黑色皮夹克、黑色紧身牛仔裤、黑色网眼丝袜、黑色尖头皮靴、黑色遮阳镜……黑色是他们的注册商标。 在黑色的映衬下,大量醒目夸张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银饰成为他们身上的亮点。继张扬叛逆的嬉皮风和朋克风后,西方世界的年轻人遁入阴暗的黑色,籍此表达他们对社会人生的不满和看破红尘后的无奈。 20世纪90年代,哥特音乐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渐渐式微,但以哥特文学为背景的好莱坞维多利亚式恐怖电影却开始吸引人们的视线。在一系列卖座影片,如《剪刀手爱德华》、《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里,偶像明星强尼·戴普,薇诺娜·赖德苍白秀丽的容貌、清澈天真的眼神伴着电影阴森诡异的气氛,时而浪漫时而惊悚的情节让人心醉不已。跟随电影引发出的一波波热浪,哥特服饰风格也注入了新的亮点,悄然发生着变化。

      2001年,随着史诗般的魔幻大片《指环王》在全球获得空前成功,哥特文化横跨东西,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而一场震惊世界的“9·11”浩劫,又使全球经济再次跌入低迷状态,喧闹的时尚界也笼上了一层愁云惨雾。于是,各大牌时尚杂志纷纷预言哥特风时装将引领新的潮流热点,设计师们也是伺机而动。 终于迎来新哥特的世纪,模特们披散着黑色长发,画着浓重的黑色眼影妆,面无表情的鱼贯而出,无数设计师将他们的舞台变成了展示哥特时尚的秀场,哥特服饰风格又一次风声水起……(视觉)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