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纺织服装展会前景依然灿烂 上
繁荣时装艺术促进品牌发展 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世纪之交的中国衣着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同消费群体的形成,及其对衣着要求、购物环境、消费标准的选择性带来了服装市场的细分和立体化发展态势,在大众成衣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衣着消费层次亦渐趋分明。这既为服装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也给成衣企业的经营带来转型的压力。面对成衣市场的时尚化、高级化,以加工和产品经营为主导的初级形态的品牌经营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取而代之的将是以设计经营为主导的品牌企业。
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一方面将继续保持成衣加工的优势,充当全球服装业理想的加工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将在加工贸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一般贸易和品牌贸易,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组织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完善,定位日益鲜明,功能也日益显现。中国国际时装周正是展示创新成果,树立品牌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的专业平台,主办者为了顺应中国服装企业品牌发展的需要,广泛而又深入地研究了发达国家品牌经营的成功之路,适时创立了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宗旨与目标就是:营造一个国际时尚和世界时装业聚焦的中心,并以此搭建一个品牌展示、设计创新的舞台,从而带动中国服装业的产业升级和时尚消费。
经过多年的酝酿、筹备,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为时装产业的提升所实施的两项举措,使得中国服装业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而世界目光的注视也使得中国国际时装周大踏步地迈向国际化。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日本时尚协会、韩国时装协会联合发起成立的亚洲时装联合会成为2002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事件。同时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成立的“中欧面料与服装合作俱乐部”也在2002时装周中露面。这为国内与国际间的纺织服装企业在贸易方面创新良好商业环境与协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依托会展推动经济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政府始终坚持依托会展活动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原则,从2000年起连续三年成功举办3届沙溪休闲服装节、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效果明显。由于会展知名度很高,形成了品牌优势,企业形象因此得以提升。最近举办的首届大涌牛仔服设计大赛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主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吴锐成指出,我们搞会展,不是单纯搞会展经济,而是为企业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筹备举办首届沙溪国际休闲服装节时,市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四个一批”的要求。一是要有一批新的项目落户本地,会展是招商引资的形式,是投资环境的推介,政府追求的是这个目的。二是要有一批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企业在会展这个平台上增长见识、提高水平,短期内达到快速发展目的,扩大企业规模。三是要有一批产品成为名牌。会展是市场竞争的集中展示,短兵相接、面对面的较量,企业才会迅速成长。四是还要结识一批新的商家、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中山市政府发挥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组织企业到香港和国内其他地区参加展览,加强业内交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发挥展会作用树立企业形象 2002年国内纺织服装方面的展会可谓五彩缤纷、高潮迭起,令业内人士应接不暇,业外人士眼花缭乱。涉及纺织各个领域的展会,展示了中国纺织经济在“马”年的奔腾之势。众多的外商无论是参展还是客户云集国内展会,带来了产品,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蓬勃发展的信心。
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纺织抓住了机遇,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全国性的行业展会外,不少有特色的地方展会也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人气兴旺,生意兴隆,而这些地方展会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纺织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经济拉动展会,展会促进经济,国内的纺织服装业走进了新时代。相比之下,国外展会太少,但不知是宣传力度不够,还是世界经济恢复缓慢,总之略显平淡。 去年10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纺机展,令人印象深刻。展会前三、四个月已经显现出“火爆”,国内外参展商积极进入,都想乘中国纺织经济提升之势,抓住机遇,一显身手。观展的客户则是吸引了各路英豪,既有那些通过改制获得发展的国有企业,更有几年来高速增长的民营企业,还有不少过去纯贸易客户也来到展会,他们期望通过工贸结合为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次纺机展为国内纺织设备的改造提升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