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综述:民营经济冲破藩篱透出碧色一片

        在当前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在一些地方,民营经济问题成了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联系到民营经济的成长里程以及近年来不同地区,发展快慢差异的现象,记者油然而联想到两句描写荷花的名诗。这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纺织工业经济实力的增长速度遥遥领先,雄居全国前茅。人们众口地称赞说,浙江纺织经济的迅猛崛起,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典范。在浙江纺织经济腾飞的诸多因素中,核心的经验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引领体制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3年来,浙江省的各级领导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大胆地率先突破“禁区”,发展民营经济。据统计,目前,在浙江全省纺织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7%。这个令人惊羡不已的97%,实在是对经济振兴的响亮而有力的召唤,实在是一面与时俱进的创新旗帜,指引着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记者正在豫北名城安阳市采访。人们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满怀兴致地谈论着“国企变民营”的话题。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响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的管理创新。”人们紧紧联系本市国有企业的现状,精神振奋、心潮起伏,纷纷表示说:“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满着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明确地指出了振兴经济的宽广道路。”

        昌泰公司原是安阳县纺织总厂,当时有职工2000人,系国有企业,原来发展比较缓慢。1997年11月26日经上级正式批准,安阳县纺织总厂在全省工业系统率先退出国有序列,正式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安阳市昌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厂长申永荣被推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5年间,昌泰公司共投资1.23亿元,先后进行了38次技术改造,使产品档次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来,昌泰公司的产品已畅销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美、日等国家。目前,昌泰公司生产规模已达15万纱锭,拥有员工4000人,总资产达3亿元,比改制前增长1倍多。该公司每年向国家贡献税利由改制前的1200多万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并跻身全国同行业50强“排头兵企业”行列。大量事实说明,退出国有,改制为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是一场尖锐而深刻的重大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都丧失了计划经济旧体制中种种优越条件:技术改造由国家投资、原料由国家调拨、产品由国家包销等等。“铁饭碗”被打破了。同时,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受到长期形成的大而公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很难适应。这就使得不少国有企业长期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怎么办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改革活力来。对于那些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国有企业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化体制改革,大胆转换经营机制,勇于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