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绿色壁垒”制约纺织品出口

        就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路凯歌,享受关税和配额等壁垒逐步消除后带来的“宽松”环境时,一道“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屏障已经悄然横在国内企业面前。    

        不久前,国内某服装集团对德国出口的内衣,因含有偶氮染料而被迫终止出口,减少外销额500万美元;浙江某企业出口的裤子被迫回销,原因是拉链所含某些金属成分超标。据不完全统计,单是我国出口到德国的纺织品,未通过生态环保标准检验的就占了15%。    

        所谓“绿色壁垒”,是一种非关税性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通过立法制定的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目的是限制不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目前,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另一类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服装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不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事实上,设置各种“绿色壁垒”已成为纺织品服装进口国限制进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香港、日本和美国市场为主,而对以技术性贸易壁垒著称的欧洲市场却知之甚少。我国业内大部分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只注重选择面料色彩、款式设计、工艺革新,很少考虑安全、环保的问题。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有关专家指出,国家应尽快颁布实施纺织品相关技术标准,以使生产企业有章可循。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应向发达国家标准看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企业则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纺织品中涉及的相关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抽查检验。积极开发和采用各种绿色原料,改进生产工艺,大力发展生态纺织。此外,企业要尽可能获得国际上通用的纺织品服装生态认证标签,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欧盟生态标签等。    

        与此同时,纺织品服装协会、商会要加强与欧盟纺织品服装商会、协会的交流,让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及时了解欧盟在纺织品服装领域设置“绿色壁垒”的新动向。    

        据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日前已要求各企业根据实际工作遇到的情况,填写“非关税壁垒情况调查表”,以协助提供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非关税壁垒的情况,商会将汇总报至外经贸部世贸司。商会信息部张锡安主任表示,入世1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实现了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对欧美等设限国家出口增长较大,但今后能否保持这种增长趋势,尽可能少地引起贸易争端,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他表示,商会将帮助企业提高我国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外经贸部WTO司的相关人员指出,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当世界贸易大国不能再以配额数量限制来控制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时,进口国构筑准入“防线”的手段也会层出不穷,我们将面对更多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如生态环保标准、社会标准、原产地规则、针对纺织品的高关税等。我们惟有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冲击和减少损失。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