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链:“专利炸弹”随时引爆
- “拉链之王”———日本YKK工业株式会社已在我国申请了200多项关于技术和外观的拉链专利,中外拉链之间面对面的竞争,使得隐藏于中国拉链行业的“专利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专利之争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拉链业核心技术缺失的危机。对外国发明的基础专利进行改进,研发出适应市场的专利新产品,然后重新申请,这是中国拉链企业走出“专利围剿”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拉链协会去年年底召开的新一届中国拉链企业年会理事会上,中国拉链协会王会长提醒与会者,“ 2003年,我们与日本的拉链专利之争可能就要开始了”。对在座的企业负责人来说,把知识产权放到桌面上还是第一次。
据中国拉链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中国现有2000多家拉链企业,年销售额为200亿元,以浙江义乌拉链业为例,这里年产已达到25亿米,占全国总量的30%,是我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如今,义乌拉链出口世界1 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繁荣的背后的隐忧是自有专利太少。相反,被称为“拉链之王”的日本YKK工业株式会社已在我国申请了200多项关于技术和外观的拉链专利。近年,日本YKK公司将生产重心放到中国,面对面的竞争,使得隐藏于中国拉链行业的“专利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发明专利,洋品牌独领风骚
截至2002年10月,在我国申请的与拉链有关的专利共计672项,其中发明专利198项,实用新型专利310项,外观专利164项。而发明专利方面,日本的YKK公司占到146项,占74%;除台湾省以外的中国内地企业只占6.6%。内地企业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上均占到46%和38 %;同样两项,日本YKK公司分别占到1%和45%。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日本YKK公司申请的专利大部分以发明专利为主,内容基本涵盖了众多拉链产品,甚至包括生产设备和加工方法。“YKK”申请的拉头形状外观专利所占比例相当高,国内许多拉链企业目前就使用这些专利。根据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我国企业生产含有这些技术和外观的拉链就会造成侵权,除非经“YKK” 许可并支付其一定费用。
从中国拉链生产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的起步最初大多是从直接仿制开始,对各种专利实行的是“拿来主义”,不少企业对知识产权知之甚少,有的最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与此不同的是,日本企业却深谙此道,从19 94年8月1日“日本吉田株式会社”改名为“YKK”公司起至今,日本一些企业不仅申请了很多拉链的发明专利,近两年它们更是加快了研发的进度,几乎每个月就有2至3个专利申请。其中,尼龙拉链和拉头两项成了研发的重点,专利数量占了一大半比例。我们不可否认,中国拉链企业正在使用“别人”的各种专利。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这些发明专利已经占领了许多拉链技术的制高点,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专利保护系统。而中国申请的专利则是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