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大连缝制”到底离欧洲有多远

    “大连缝制”到底离欧洲有多远  
    本报记者欧洲亲历:德国人硬说大连服装是“日本制造”,这把大连企业家惹生气了 

    走出去的开路英雄  
    2月8日至9日,大连服装军团在德国莱比锡国际服装博览会上给了欧洲一个惊奇。  
    加入WTO一年多,大连服装业才真正体味到:WTO犹如一杯上等洋酒,虽远不如中国白酒来得刚烈,但是后劲儿却大得很。  
    我们已经进入了WTO时代,大连服装业在重新定位着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加入WTO都一年多了,国际市场的成衣订单为什么没有如想像中那样增长?“大连缝制”能有多少机会?  
    中国特许经营专家刘文献曾用“大连缝制”来推崇具有高尚品质的大连服装。“大连缝制”应该是和德国汽车、瑞士手表一样代表了业界高水平的工业艺术品。“大连缝制”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财富。然而,“大连缝制”到底离欧洲有多远?  
    主题明确的BODY LOOK内衣展成就了德国莱比锡服装博览会,中山的休闲服装节拉动了60个休闲名牌,大连的国际服装节该如何拉动大连的服装业?  
    法国的第一视觉PV面料展上,大连思凡为了寻找符合品牌内涵和设计思路的面料走遍欧美,订货期非常长。也是为了面辅料,美欧岚公司将面辅料采购和设计基地全部搬到广州。大连的服装业该如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在意大利一个名叫塔拉多的小镇上,居民世代以加工服装为生,每件衣服的加工费是15欧元;中国的温州人来到小镇上,以每件加工费低到2欧元的价格抢走了当地人的饭碗,许多当地人只好背井离乡。然而,当地政府很高兴,温州人的到来带来了塔拉多镇的经济繁荣。温州人并未就此罢休,在罗马的黄金地段开了“中国城”,把“温州制造”卖到欧洲。在巴黎,还有8万温州人在做着巴黎时装的生意。“可怕”的温州人是不是MADE IN CHINA“走出去”的开路英雄?……  

    大连企业家生气了  
    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二战轰炸柏林时满街的羽绒时,看到的只是战争的鳞爪,而大连孔翎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德国及欧洲一直是羽绒制品的消费大国,我们在欧洲看到满街的老外都有穿羽绒服的习惯。因为欧洲尤其是德国冬季寒冷潮湿,而室内温度却是十分温暖,这种条件下,衣衫单薄的老外习惯出门罩上一件轻盈保暖的羽绒服。我们住的旅店窄小简陋,室内温度却十分舒适,一条羽绒被把其他简陋带来的不快都抵消了。  
    中国是羽绒服装大国,65%的羽绒产在中国,中国羽绒服的面料、质量、款式都不在发达国家之下。有趣的是,从德国往意大利走,越往温暖的南边走,穿羽绒服的人越多。  
    孔翎参加莱比锡博览会是有备而来。当大连孔翎羽绒服为美国客户订做的“FIRST DOWN”品牌样衣被德国一家大公司的负责人看中后,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件羽绒服是“MADE IN CHINA”,他固执地认为这些一定是“日本制造”。尽管大连孔翎公司的总经理韩书宝认真纠正是“地地道道中国造”,德国人就是不相信,他不相信中国货能有这么好的做工和款式。这可真把大连孔翎公司的负责人惹火了:“我们中国的东西不比日本差!”  
    当孔翎老总拿出ISO9000和ISO14000双认证书时,德国人惊讶了,这样具有双认证同时兼具国际一流羽绒生产线的企业,就是在欧洲也难找。德国人略显傲慢地表示会考虑做中国孔翎服装在欧洲的代理。他哪里知道,要求做中国孔翎总代理的国外企业已经排起了队。最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孔翎羽绒公司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孔翎在欧洲的窗口,这次参展带来的样衣全部被留在了阿姆斯特丹。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