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出口的瓶颈在哪里
近一段时期,由于服装纺织行业陆续进行企业改制,致使全国各地中小型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服装加工属于看样下订单的行业,企业数量增多,必然造成订单分散、竞争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产品数量上升,价格下跌。我国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初见成效,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加之服装产能扩张速度已超过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某一类产品大量涌入进口国 (地区),不仅大大增加了进口国反倾销的几率,同时也导致我国出口服装产品价格无法上扬。此外,今年我国 服装行业还将面临原材料涨价及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制约我国服装出口的原因何在?业内专家进行了分析。
非典带来影响
非典对服装出口的影响在4月份已经开始显现,5~7月应是扩大出口最为困难的时期,预计出口增幅有可能回落10%左右。据企业反映,一些国外的企业借我国爆发非典疫情之机争夺原属于我国的产品订单。如从4月24日开始,美国进口商已和我国某名牌服装加工厂断绝了联系;一些欧美国家进口商甚至明确表示,近期不会考虑从中国进口任何纺织品。即使是运到港口交付的我国服装纺织品也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拒收、退货或者收取高额强制检疫费。墨西哥甚至号召国内的纺织企业抓住非典疫情之机,把中国的份额抢过来。印度媒体报道称,欧盟进口商将大量订单转向印度,其中已有至少5%的订单已流向印度。
一些外贸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只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暂时现象,对整体出口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疫情的稳定、政府的积极交涉和舆论引导,绝大部分市场可以失而复得。全球企业的生产供应链不会因为非典而中断,我国的一些产品所处的是全球竞争性市场,部分跨国企业的国际采购减少在华份额、增加在其他国家的份额是正常 的贸易行为。我国是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其在华的加工贸易主要是集团内部的贸易,不会因非典而停止。在非典最为严重的时期,在华大多数跨国公司没有停产就是极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