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强基固本 创新发展---中捷公司技术创新巡礼

                  日前,原公司办公楼装修一新,旧貌换新颜后成了公司研发中心办公大楼,面积不算太大,但装修和总体布局却很有讲究。进入大楼,“省级缝纫机研发中心”、“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三块铜质牌匾映入眼帘。锁式线迹缝纫机、链式线迹缝纫机、覆盖式线迹缝纫机、特种性能缝纫机、电控五大研究所以及四间独立的专家办公室、技术总监办公室、技术管理部、新产品展示厅等都恰到好处地镶嵌其中。公司为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改善办公环境,花费近40万元重新装修的研发中心办公楼。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多次巡视了研发中心每一间办公室,从而也激发笔者再一次翻开公司开展技术创新的历史,以此昭示公司技术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人才强根基公司在创业初期就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基础”。然而,由于企业所在地地处偏僻的陈屿小镇,加之创业之初条件比较差,几乎招收不到大学生。极赋远见,求才若渴的蔡开坚董事长在民间花4分5厘高息贷款,保送3名高考落榜生到浙工大进修两年后为己所用。现任技术二部经理张春木就是当年的保送生。而今,他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中层干部。他所带领的研发小组研发的ZJ5600N高速原料平缝机获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ZJ457A125-L、GK9003型手提封包机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GK9003型手提封包机机壳加工项目获省QC小组成果三等奖、台州地区优秀QC小组二等奖,ZJ201-1型高速双刀切边机等四个新产品获省级新产品称号、此外还获得五项国家专利。他本人也多次评为省、市、县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经济技术创新能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公司广纳贤才,从研究所、国企聘请多名专家搞研发。近年来,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公司通过与大专院校挂钩定向培养、人才市场招聘等多种形式吸纳人才。目前,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00多人,占企业人员的20%以上,研发中心拥有技术人员112人,其中从事缝纫机研发、设计的65人学历全在本科以上。

      公司还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浙江大学、浙工大等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等7人建立合作关系,组成科研攻关小组。从法国、德国、日本高薪聘请3位资深缝纫机专家为己所用。公司现任技术总监也是有丰富经验的原国内一军工企业的厂长。 多年的人才积累、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和人才链的建立,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改固根基蔡董认为,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像军队一样,军队没有好的武器很难打胜仗,企业没有好的设备就很难生产优质的产品。早在1995年,公司刚有一点原始积累,蔡董就倾其所有花40多万元更新了机壳加工数控机床和装配流水线。即便是在1996年,公司资金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蔡董还从银行贷款近百万元购置生产设备。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