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发展CISMA业绩不凡-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历程回顾
17个寒暑,17个春秋,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lSMA)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逐步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 1986年8月,首届“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 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共有225家供需单位参加了订货会,展出平缝、包缝、绷缝、锁眼、钉扣等12个系列70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缝制设备,总成交金额达31亿元。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缝制设备生产厂家自己组织的订货会。在此之后的9年里,“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逐渐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订货成交额最高的缝制设备专业展览会,不但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也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缝制设备生产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我国在这次“大转移”中充当了主要角色,逐渐成为世界缝制设备生产和销售中心。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1996年,中国缝纫机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的基础上开始主办“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首届CISMA于1996年8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海内外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多家生产厂商参加,展出面积12000平方米,参观人数达2万余人次,协议订货金额近30亿元。此届展会是我国缝制设备展览业一个新的里程碑,CISMA展也因此一跃成为与美国的BOBBIN展、德国的IMB展和日本的JIAM展齐名的国际四大缝制设备专业展览会之一。 CISMA第二次质的飞跃是在2002年。经过了几年的积累,CISMA已经基本成熟,尤其是近两年,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及影响力大大提升,其规模也得到了迅速扩大。CISMA2002总面积达到46000平方米,参展企业共676家,其中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2家境外参展商。3天半的展会共接待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0多名参观观众,达成意向成交额人民币42亿元、美元1.2亿元。CISMA2002开创了行业会展的新纪元,在规模上跃居世界缝机行业专业展会第二的宝座。 仃业的快速发展为专业展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专业展览同样也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在非典疫情消除后,缝制机械企业对CISMA2003给予了更大的关注。截至2003年7月18日,报名参展的国内外企业已达569多家,其中国外企业83家,预定层位净面积已达31789平方米。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缝制机械生产企业经过一年来跨越式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企业普遍加大了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无油润滑、电脑全自动、机电一体化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和技术将在本届展览会上一显身手。 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依靠全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正日益显现出她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