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上工B股增发引发跨国并购潮

      ■11月5日,随着上工B发布定向增发B股的公告,B股市场顿时成为舆论焦点:  

      市场分析:这是对B股市场重新定位的信号,B股市场开始扩容;经济学界:背后政策驱动力是开放B股市场,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南方证券:沉寂三年后,由南方首开增发承销是对关于南方传言的有力回击;B股投资者:B股市场有了新的活力;境外投资者:中国市场又开辟新的投资渠道;上工股份:上市9年,终于融得第一笔资金……  

      ■上工增发招股书包含了向特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德国FAG公司等配售B股、再用募集资金向FAG收购资产两个步骤。这是典型的以股权为媒介进行的跨国并购行为。业界专家认为,定向增发或将引发新一轮并购高潮,特别是境内企业跨国并购。上工股份此次提出增发B股与有关管理层可能有相当程度的默契,或者说,上工股份本身有试点的意味。

      “这的确是不容易的突破。”负责上工B股增发承销业务的南方证券国际业务部姜岩认为,沉寂三年的B股市场重新扩容,对市场各方都意味深长。最大的赢家当属增发主角———上工股份。按照公告,增发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对德国同行FAG控股子公司收购,拟收购的FAG控股子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和柏林三家交易所上市,拥有世界著名的缝制设备专有技术、商标及国际销售网络,销售能力位居世界同行业前三名。完成收购后,上工股份将跻身缝制设备制造领域世界前三名,且拥有境外上市的子公司。 

     “在外汇管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上工B定向增发实现跨国并购增添新个案。”一位投行人员认为,特别是对目前有B股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外汇资本金,对正在急于进行国际扩张的中国企业无疑有借鉴意义。从去年开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步伐加快,一轮新并购重组高潮即将来临,上工模式或许会加大外资进入步伐。 

      上市9年未融资  “上工股份上市九年没有进行一次增发配股,这在中国股市绝无仅有。”姜岩说。作为上海老三件中缝纫机生产代表企业的上工股份,1993年在上交所挂牌,募集第一笔资金12540万元后,1994年经证监会批准向境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募集第二笔资金25760.7万元,为上工股份前几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从此,上工股份再也没有通过证券市场融得资金。 

      加入WTO后,上工股份面临着对外合作、调整缝制产业和加大技术改造等问题,新项目投产和技术引进都需要资金支持。本次定向增发的德国FAG公司在1994年发行时成为上工股份B股股东,持有其B股股份130万,占总股本的0.51%,上海轻工集团(控股)公司为第一大股东。“上工股份不是不想融资,而是达不到相关条件。”上工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顾根荣曾对记者表示,在上工股份200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上工股份董事会提出增发9000万A股的方案获得通过,上工股份的计划是在A股市场募集9亿人民币的资金(后调整为11亿),投资于电脑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术改造和引进直接驱动高速缝纫机、电脑绣花机生产设备等项目,增加后续发展动力。“但增发A股的环境变化很快。”顾根荣称,随着股市持续低迷,增发新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去年5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针对具体情况,上工股份将增发方案调整为不超过6000万股,募集资金减少为3.9亿元,将投资项目也减少到三个。

       去年7月,证监会提高增发新股门槛后,上工股份设想的募集3.9亿资金的计划成为泡影。根据证监会规定,增发的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完工进度不低于70%;如果增发新股的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0%的,须获得股东大会半数以上通过。上工B股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24%、9.12%和2.56%,与《通知》的最低要求尚有很大差距,这些条件正好将上工股份挡在门外,但此时上工股份正急需资金进行扩张。 

      “缝制设备行业特点也不能满足A股增发条件。”姜岩透露,缝制设备行业业绩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没有连续性,A股增发需要连续稳定的业绩,但这个行业本身有存在的必要。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