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我的德国“小红马”-折叠式缝纫机

        小时候,因为爸爸爱新奇,我家与别人家有好多不同,比如那布沙发,那弹簧床,那许多奇巧玩艺和1953年在秋林公司买的德国造电动缝纫机。

      在别人家也见过缝纫机,千篇一律的都是脚踏的,像个桌子,很占地儿,我家的则是一个手提电脑大的手提箱,机头是美丽的朱红色烤漆,折叠式两边翅膀一放,硬箱套拼到旁边,搭扣一扣,就组成了工作平台。

      长大才知道,原来我家的“车子”有别于国产缝纫机的,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旋转梭。而国产缝纫机不论工业用还是家用,都是摆梭,因来回往复的惯性,速度很难提高。好像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才在攻这个旋转梭的关。而我第一次看到国内新产品展,家用电动缝纫机是个拱形的大笨手提箱,设计者竟想不到把工作平台折叠起来。

      因为妈妈忙,姐姐离家早,我早早就当了家。自己的衣服自己做,不会的活也不爱问人,拿来衣裳裤子就自己比量着剪,琢磨着做。那时功课轻松,我书也没少看,又学舞蹈又上山下海疯跑疯玩的,可还有许多时间来做女红。小学毕业时停课了,除了看大字报、自学初中代数,我还包揽了全家人的穿。珍贵的布票由我掌管,七口之家买布、剪裁、缝制、缀补浆洗都是我的事,有时我的宝贝小红马整天响个不停,手下的布料像瀑布一样奔腾。它那轻盈灵动的蹄声如歌,歌声饱含着女儿对妈妈的孝,妹妹对哥哥的情,姐姐对小妹的宠……

      很难用语言表述那种静静的享受和劳作的愉快,阳光暖暖的,房间静静的,只有哒哒的机声伴着我心神的贯注,双手的巧舞。这种创造的快乐可以使我废寝忘食,做好了急急试衣在镜前转着圈欣赏,那绽放的笑是女孩独有的幸福。那是一种领悟,一种美的启蒙,线迹针脚记梦,以针为笔抒情。穷困和偏执禁不了女性生命本质特征的顽强显现,挡不住青春生命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当年这是全家最值钱的宝贝,战备防空时,我的“紧急预案”就是:什么都不要,只提着它跑。怕被“抄家”时受这“外国货”的牵连,妈妈叫我提着它去找家住台山的一个堂叔。不认识门,提着这铁疙瘩好容易找到了,堂婶怕受连累不肯给放。十三四岁的我是强撑着笑脸出人家门,抹着泪往回走的。

      如今现代家居里哪有脚踏缝纫机的地方啊,那些穷日子里立过汗马功劳的“蜜蜂”、“前进”、“标准”、“人马”甚至“胜家”全都被主人们卖了废品,只有我娇小玲珑的小红马,忠诚伴我到今天。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