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公司的“六脉神剑”
有人把做企业比作修炼武功,练功者得根据自己的体格特点来修炼,体质瘦弱者练内功,强壮者练外功,方能有所成就,做企业也得根据自己的特点,方能练就“神功”,成就霸业。宝石缝纫机有限公司正是根据自己特点,苦心修炼以产品质量、科技、企业管理、人才、服务、信用为核心的“六脉神剑”,终于在短短10年时间,有所小成。企业固定资产由2 000元集聚到5亿元,出口创汇由200万美元到目前的4 750 万美元,创税利由367万元到目前的5 132万元。2004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8亿元,生产区由一个增加到3个,产品由1个系列扩展到8个系列共80多个品种,一跃成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产品质量:维系生命的一剑
质量关系企业发展的命脉,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业内人士一直在强调“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忽视质量等于自杀。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中,产品的功能、质量与服务越来越受重视。作为一般用于工业生产的缝纫机,消费者不仅看重价格因素,更看重其质量。
宝石公司始终把质量视为生命,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质量为本”,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并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一个简单的例子足能说明宝石人视质量如生命。前不久,公司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质量事故” ,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某新型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外型尺寸与设计值有出入,它超出了宝石的工艺标准许可的误差范围。说这件事不大,是指这误差并不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而且完全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说这件事不小,是因为宝石公司对此事采取的处理措施异常严厉:近千台已经发运到全国各分公司,甚至已经摆上柜台的成品全部运回工厂进行返工,直接责任人被处以高额罚款,并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生产部的负责人也主动承担责任,受到相应处罚。随后,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品质部专门组织相关部门操作人员进行了工艺培训,要求各部门充分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为了强化质量检验手段,宝石公司先后投入巨资购买了新型的检测设备,完善各种检测手段,同时建立起一支过硬的质检队伍。在质检时,针对操作工对质检员过分依赖、存在被动意识的现象,开展了“换位思考”活动,让每个操作工体验质检全过程,深层次理解质检重要性,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检测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宝石公司从提高员工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公司经常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管理、技术竞赛活动,如“合格率百分之百竞赛”、“操作技能竞赛”,评选“质量优胜者”、“操作技能优胜者”。让优胜者介绍经验,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等,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科技创新:进攻市场的一剑
重视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宝石矢志不渝的追求。
曾经有许多企业为宝石定牌加工过产品,但从去年3月份开始,宝石却心甘情愿地为别人贴牌加工,当然,那是国际缝纫机行业如雷贯耳的品牌。有人不理解,宝石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这么高了,何必还要替人作嫁衣呢。而宝石公司总裁阮小明却认为,自我陶醉最终导致自欺欺人。他说,中国的缝纫机产品在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就拿缝纫机上的小小一根针来说,国产的只要一毛钱一根,而意大利、德国、日本的就要1.5元一根。国产的针,转速一快就会变形。小小一枚针就是高科技。所以在贴牌过程中,阮小明就深感,如再不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将无法发展。
因此,宝石在创建初期就建成了技术开发中心,近几年来每年投入2 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科研开发,同时,投入巨额资金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先进的铸造加工设备;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为宝石公司服务,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努力,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宝石特色的高新产品,如GEM500电脑控制自动剪线高速绷缝机、GEM500-562高速平缝机、GEM475A-125L高速曲折缝机等,GEM9000电子无油机的研制成功开创了国内工业缝纫机的先河。部分技术改造项目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导向计划,其中GEM500电脑控制自动高速绷缝机、GEM787R超高速工业包缝机被认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宝石人无不自豪地说,是技术创新成就了驰名的宝石品牌,是科技为宝石产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源泉和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