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洗衣机业三年来的三大变化

      三年前中国加入WTO,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我国企业有了更多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忧的是在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能有多少胜算?经过三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特别是家电企业在加入WTO后的变化是明显的,比如洗衣机业,明显出现了三大变化。

      中外力量此消彼长

      加入WTO意味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外资企业眼里,加入WTO后的中国将是更具有挑战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都将最尖端的技术和最领先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诸如松下、伊莱克斯、西门子以及LG电子等外资企业都希望在中国洗衣机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而国内家电企业如春兰、澳柯玛等也不甘寂寞地做起了洗衣机。在内外夹击、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的背景下,洗衣机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下,国内一些老牌洗衣机企业加入WTO三年来经历了多年来少有的动荡,曾经是洗衣机行业六巨头之一的山西海棠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务问题宣告破产;国内知名的洗衣机品牌小鸭电器因连续亏损2.7亿元变为“ST”公司;曾列国内销量前三甲的荣事达洗衣机,被法国EL-CO公司收编;曾经10年赢利的国产洗衣机行业老大的小天鹅易主斯威特。国产洗衣机企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整个洗衣机行业出现了分化、裂变的现象。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外品牌频频对中国洗衣机市场发力,2004年松下在杭州建立了日本本土之外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该基地洗衣机的产能为250万台;2004年5月,伊莱克斯在湖南长沙投资1.5亿元建立了研发基地,2006年建成后,洗衣机产能也将达到50万台。

      中国家电研究院洗衣机部主任鲁建国认为,国外品牌在加大研发、生产投入的同时,其竞争方式也明显本土化,比如价格战。据了解,加入WTO前国外品牌价格和国内品牌价格差距很大,近年来这个差距逐渐缩小,像全自动洗衣机国外品牌三年前还2000多元,但现在也降到了1000多元,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这种充分市场竞争带来的结果是,经过三年来的大浪淘沙,目前国内洗衣机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新一轮的洗牌,由此带来的是弱者更弱、强者恒强的现象也日益明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