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敬业精神和先进管理打造拳头企业

    ——访南京裁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才

        近日,记者专程赴宁采访了南京裁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才。他的一席谈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专业、果敢。

    “弃”文从商,转行不转业

        杨明才年轻时在服装厂做过。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教授缝制设备的有关课程。由于他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很受学生欢迎。之后他改行做“华南”的代理。对于这个转折,杨明才说,“有技术人家自然就会请你。1982年‘华南’就说给我50万,请我做,后来给到了100万。那时候因为年轻,胆子大,很快就成为了‘华南’最大的代理商。”

        现在杨明才既做管理,又管技术,生意上也丝毫不马虎,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他自认为一路走得还比较顺。“人的一生只要把握两、三个机会就可以成功”他说,而他就是将机会和个人能力有效结合起来,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其实,杨明才一直都没有放弃教师这个身份。他目前仍在南京艺术学院授课或者开讲座,向服装专业学生介绍缝纫线迹、缝型,如何利用设备实现工艺造型,以及钩线原理等等。他主编的《工业缝纫设备手册》是服装学院的专业教科书。

        既经商又授课,自然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杨明才每晚坚持看书和上网查最新资料,经常弄到深夜。知识加上魄力,一步一个脚印,成功自然不是难事。

    用现代化经营模式管理工厂

        在缝制设备行业做了22年,杨明才感悟颇深。“首先是做人。好名声难做,但坏名声传得很快。其次,要敬业。做一行爱一行。”针对现在很多设备生产商、经销商纷纷“拓展业务”的现象,他认为,要做就做相关产业,不做不熟悉的事情。因为做本行的东西,相对比较容易,不然,费大力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益。

        前段时间,杨明才买下了广州华南精确旋梭有限公司。他说,全世界的旋梭产业,年需求量超过2000万只,生产企业只有几十家,市场潜力极大。而我国的旋梭产品在质量、产量和品种上均属于下游水平,市场占有率不到0.5%。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既感到惭愧,也不无生存的压力。所以他下决心要打造中国的精品旋梭。

        目前他的工厂生产的旋梭,达到了噪音小于80分贝,伞齿轮的跳动比日本进口的少l盎司。而这一切都与企业采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分不开。

        杨明才旗下的工厂都由台湾人管理,采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台湾人40万的年薪让大多数人咋舌,但是“他们带来了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和效益值。

        谈到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前景,杨明才表示非常看好自己热爱的这个行业。他说,首先,国外劳动力价格是中国的10倍,我们在劳动力成本上占优势。其次,中国市场大。13亿人口,一个人为100个人做衣服,就需要1300万人从事服装业,对缝制设备行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中国缝纫机前景广阔。如果再多一些敬业精神,采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加上政策扶植。不久,中国缝纫机也会摆脱低档次的形象,中国也将会实现缝纫机强国的梦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