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缺工”之困
2004年春节过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发现,工人不像以往那样好招了。据悉,前一段时间,广东工厂缺工率已达20%左右。某服装工厂有300台缝纫机,目前有200台因招不到工而闲置。江苏常州的缝制设备经销商也告诉记者,常州很多缝纫工因为工资低,回苏北老家新开的服装厂了。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在今年令人意外地大范围出现工人的短缺。
沿海经济发展快,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服装产业的发展,给工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劳动力有效供给却相对减少,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专家认为,“工人增加的速度赶不上企业增加的速度”是造成缺工的重要原因。
另外,做外贸的企业多了,出口平均利润率必然下降。服装厂利润减少,工人的工资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过去,农村收入低,农民不得不出来打工挣钱。现在,国家政策给予支持,农村减税。农民觉得种地比打工实在,当然不愿意背井离乡给别人充当廉价劳动力了。
南京裁圣缝制设备公司董事长杨明才认为,东部沿海地区正在逐步失去劳动力与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逐步向劳动力丰裕、生产成本低廉的中西部转移。服装企业要继续在沿海地区发展,必须要做高品质的服装,凭技术、设备和规模取胜。
上海长成缝制设备商行经理刘音刚说,目前供需矛盾还没有缓解过来。过一段时间,精明的服装企业老板自然会想出解决办法,工人还会回流。
他说,“缺工”现象也给我们做设备的提了个醒儿,缝制设备今后要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现代服装厂不能一味依靠廉价劳动力取胜,应该采用高效率的加工模式,用少量的工人操作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先进设备进行生产。
“让服装厂老板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有一个过程。不过,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意识到,缺工问题应该靠更新设备来解决。”
但是,必须看到,国产自动剪线机质量还不过关(线剪不断,需要工人边缝边剪。而且刀头磨损太快,一个星期就得换。在某些服装厂会看到有四、五十人剪线头的现象)。所以提高国产自动设备的质量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