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设备产业期待升级 企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 随着2004年10月29日上工收购杜克普的成功签约,国外先进的缝纫机制造业基本完成了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国,同时随着配额的取消,我国将拥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设备市场。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成长,我国缝纫机制造业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缝纫机制造业体系,同时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使我国缝纫机生产企业能以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搏击国际市场,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吸引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向我国转移的一大重要因素。生产重心的转移,又直接促进了我国缝纫机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
虽然如此,我们在研发能力、市场经营能力、品牌的建立和推广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这就决定了我国缝纫机制造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业发展呼唤领头羊
目前,我国的缝纫机的制造业从严格意义上讲缺乏领军的龙头企业。行业内一些大的企业,虽然在规模上超过了国外企业,但是从产品质量到研发能力都还与国外企业有一定的差距。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势的品牌影响,要想成为领军企业是很困难的。有基础的老牌国有企业,虽然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但是由于经营不善都已经衰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大规模发展高档装备的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国的缝制设备产业还将期待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出现。
企业研发能力的发展缓慢主要还是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的投入力度不足,致使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企业只忙于应付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其结果是,我们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难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在2005年之前国内缝制设备产业基本完成了跨国联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联姻引进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目前为止这仍是我国缝纫机制造产业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