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警惕
冷静面对展会市场热闹景象
在刚过去的2004年,缝制设备展览市场一片火爆,大大小小的展会举办了30多场。行业发展了,展会市场也就跟着红火起来,行业企业在品牌的推广过程中也非常需要专业展会这个平台。可以预见,2005年企业会更加重视对品牌的推动,所以2005年的展会情况应该会更好。然而,在表现的火爆背后,更多的却是冷清的场面。由于低投入高回报,所以形形色色的展会层出不穷,可恰恰相反的却是,企业参展的结果收效甚微。当前的展会市场鱼龙混杂,有的干脆就是以敛财为目的进行“骗展”,所以要提醒行业企业提高警惕。
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就有20多场展会,仅3月10日一30日的20天时间里就有9场,其中还有几次时间重叠。试想如果企业要参加所有这些展会,平均两天就要参加一场,如此高的频率,所需成本是企业很难承受的。一般企业多数只会在——个月内参加一次展会,少数会安排两次,因此根据市场推断,其中大多数展会将是不成功的,有的甚全会像2004年3月份无锡展会那样在招展中就宣告失败。行业人士预测,这么多的数量肯定会严重影响展会质量,就是能够成功开幕,也会落得门庭冷落的下场,所以参展的企业要头脑冷静,不要轻信展商的广告,免得浪费人力物力。
骗展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广告中夸大自己的组织能力,招展书后头还
附有很多权威支持媒体的名录,但是绝大多数广告内容纯属无中生有,主办单位和所指
列的权威媒体根本就没有合作关系。更多的展览主办方还抓信参展企业急于推广品牌的心理,在展会宣传上夸大其词,编造专业观众的情况。常常在其招展材料中介绍的买家情况都非常诱人,有很多展会吹嘘有非常多的下游客户参观。但是参展企业自已在展会上看到的情况却是一片冷清。想找几个真正的专业观众都很难。
事实上,大多数骗展的行为都不是有心为主的,很多展览公司一开始还是想把展会
做好,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展览招商情况不好,原定的规模达不到,不能收回前期
投入的费用,主办方没有勇气承担损失,只好“骗之大吉”。这类情况在骗展事件中占了绝大部分。所以每一次展会都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欲参展的企业都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