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让守业变得不再难

     ------谈缝机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

        我国缝机行业中的企业,大多是从夫妻老婆店的经营模式起步的。创业初期,由于这种家族模式“有一种最大限度地共担风险”的精神,产权明晰,运作灵活,能够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劳动力、设备、市场等资源,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企业经营者会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在我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家族式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一些缺陷:内部管理和控制能力明显不足;创业团队与引进的管理团队陷于股权之争;员工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利益……

        “决策过于集中”这个家族企业的弊病,正困扰着不少缝制设备生产商、经销商,成为阻碍他们大刀阔斧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一家缝纫机经销企业的管理者告诉记者,私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单一,更谈不上跟国际接轨。作为引进的人才,他主张的一些改
    进工作看似简单却得不到配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005年配额取消,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缝纫机企业到了提高整体实力的关键一年。企业的掌舵者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向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不然在激烈竞争中只有惨遭淘汰。

        专家认为,要实现管理专业化,就是要由具有管理、技术、入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改变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从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困难和痛苦的:困难是由于这是对企业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要让部分企业初创时期的功臣让出自己的权力,交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痛苦在于企业核心人物要能够超越自我,自觉地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自愿地将管理自己企业的权力交给更能胜任者。这个出让权力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由家族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最重要的是要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制度来选拔优秀人才。

        诚然,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并不等于必须要由“外人”来担任经理。“举贤不避亲”,家族成员中确有能力的人照样可以竞争担任领导职务。但是当家族成员难以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对其自身素质的要求时,就应该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可以称为“退出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家族成员退出时有所补偿。顺利地实现权力交接的同时,企业本身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另外,还要引进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这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一步。它能带给企业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作。杰克公司可谓胜人一筹。据“杰克”信息部主管岳龙介绍,“杰克”曾先后导入了CAD、CAM等系统,但这些单一的系统彼此
    之间不能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杰克”又于2004年10月正式导入SAP项目,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全面整合,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引进管理系统的同时,必须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如果企业这艘大船,连方向都定错了,这些系统又不能协调运作,那么势必会加速把企业推向深渊。比如,有些企业引进IS09000认证工作,并不是真正地为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而是在做表面文章,使得企业不但没能得到提升赢利能力,反而下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