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绣花线带来的市场“神话”
- 难以置信的"神话"实现了
11月13日,周末,原本约定下午两点采访。而一次次拨通电话,曹欣羊总经理在电话那头不断地将采访往后推延"半个小时"、"10分钟"。四点半,曹欣羊终于坐在了办公室里。原来这一段时间以来,曹欣羊都处在这么一种"分身乏术"状态,这天下午,就是陪着来自埃及的客户"在厂里走一圈",走着走着,客户对"环保型彩艳涤纶绣花线"兴致越来越浓,以至"陪同"时间不断延长。
而去年曹欣羊去山东某花边生产企业介绍华欣新研制的"不染色"的彩色绣花线时,对方不是怀疑,而是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神话",甚至把华欣的介绍看成是骗人、炒作的把戏。
而现在,华欣纺织有限公司的"环保型彩艳涤纶绣花线"技术已经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定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虽然并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宣传,知道、了解、想了解这一项目的人们越来越多,一时间,国内外客户竟然主动登门了。
"小"市场的"大革命"
小小一根绣花线,看来不起眼,但是彩色绣花线是各类刺绣产品和花边生产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床罩、枕套、内衣、婚纱、牛仔裤上,各种绣花随处可见,甚至有的产品,比如说床罩,尤其是出口产品,几乎没有不绣花的。彩色绣花线在增加美感的同时,同样增加了产品竞争力。随着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花边、绣花装饰将运用越来越普遍。
绣花线虽小,市场却不小。
绣花线有涤纶绣花线与人造丝绣花线之分。传统的绣花线需要经过纺丝、印染、制线等生产加工环节。但是一直以来,无论是涤纶绣花线还是人造丝绣花线都存在色牢度差、色差大等问题,人造丝绣花线价格偏贵,而且容易起毛。
一边是巨大的市场,一边是问题种种,华欣选择了创造"花边、绣花线行业的技术革命",即对"环保彩艳涤纶绣花线"的技术攻关。
600万投入6个月攻关
2003年4月,华欣公司投入600万元人民币,"环保型彩艳涤纶绣花线"项目正式开始攻关。公司由曹欣羊总经理统帅,钱樟宝等8位工程师参与研制。
虽然曹欣羊一直认为"整个过程还是很顺利",但其所指的"顺利"更多是指时间上的"顺利"--6个月完成了技术攻关。而研制过程中出现种种困难,尤其是无法借助外力解决的困难,只有靠内部"想方设法"。
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生产"环保型彩艳涤纶绣花线"的配套设备。华欣曾经向相关机械设备厂家咨询,但是对于华欣所提供的制造方案,都表示怀疑,后来华欣采取了自制、原有设备改造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说研制生产极浅颜色的绣花线,颜色越浅,对设备的要求就越高。颜色要求浅,颜料往涤纶线上抹的时候就只需极小的量,但是又要求抹的非常均匀,不够均匀就会出现明显色差。针对这种"高要求"抹粒机,华欣经过多次反复研制,终于成功,并自行制造。有了这种抹粒机,华欣的彩色绣花线可以生产出同一颜色100倍深浅不同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