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创造足够的工作机会,让那些达到工作年龄的年轻人和从亏损国企下岗的年龄较大的人有事情做。但今天,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劳动力市场高峰正在消退,人口开始快速老龄化。它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眼下被中国管理层认为很严重的一些问题开始不再那么严重。
北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促进计划生育,1979年颁布独生子女政策。由于严厉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变化,中国的总人口出生率陡然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已经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仅仅由于平均寿命大大提高,才使得迄今为止的国家人口继续增长。
近期,2005年人口金字塔显示,中国社会年龄结构中主要工作人群的年龄在15-64岁。因此,当前国家遇到的困难是,为20世纪80年代前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提供就业机会,但国企改革为就业增加了难度。新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市场,不仅降低了国内工人的工资,而且对整个世界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前的人口统计学转变已经产生影响。但由于经济繁荣,农业价格恢复,农业税收降低,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经低于改革时期。拿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例,这里是流动劳动大军聚集之地。据广东省政府估计,2004年2月广东的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30万。广东省每三份工作中就有一个人的“户籍登记”是外地人,大多移民来自中国内地农村。但2004年,该地区的工厂,尤其是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装配线,感觉很难招聘到流动工。
许多观察家曾经以为,中国的劳动力不会枯竭,尤其是劳动社会安全部仍然报告全国劳动力过剩,他们对此感到吃惊。但如果经济增长相对稳定,人口统计学趋势预测,低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将从现在起开始萎缩。新的15岁年龄的人口数量将在未来15年内稳定减少,它将意味着未来劳动力市场出现更多的议价能力。同时它也意味着,在中年或中年之后失去工作的人们将有更多的机会找到新的工作。
中国改革开放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劳动人口的年龄问题。首先,是三年自然灾害(1959-61)之后的生育高峰,然后是这代人达到生育年龄时的生育高峰。尽管出口加工和服务领域的用工机会在稳定增长,但这两个人口金字塔高峰降低了每个工人的议价能力。
这对2000年初加入劳动大军的15-19岁年龄的人尤其不利。由于劳动力的供需情况以及政府的宽容,许多在出口加工企业的工人,尤其是在沿海省份的流动劳动力,不得不领取非常低的工资和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虽然中国内陆的流动工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但不平等指数却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