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技工荒”破解纺织服装“企业结构”

      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的第一动力来源。在有些地方,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农民年收入的2/3。可是,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确出现了矛盾,尽管矛盾只是暂时的。

      技工短缺严重影响沿海纺织服装业

      春节的余庆未尽,厦门的服装生产企业便开始为招工忙碌起来。“以前是老板招工人,现在则是工人招老板了。一位服装厂的老板一脸无奈。

      厦门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2004年工作总结暨2005年工作计划》表明,为解决该市服装生产企业劳工不足的问题,该会2004年曾多次组织厦门的服装生产企业到外地招工,但问题依然严峻。去年厦门有的服装生产企业因为缺劳工,开工率仅达20%。

      现在正是签订外贸合同的旺期,厦门一家服装公司负责招工的人士说,现在厦门纺织服装行业招工难的确成了问题,他们企业的规模需要400人,但现在才80多人。“这次我们计划招200人左右,但估计能招到100人就不错了。我们不仅缺一般操作工人,尤其缺乏技术工人。

      “照这样下去,签再多的订单也没用。”另一位服装厂的老板看着不能饱满运转的生产流水线愁眉不展。据了解,目前全国许多纺织服装企业都似乎在为“技工荒”发愁。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掌握的情况,2004年纺织服装业的用工缺口已相当大了。协会有关负责人说,从东部沿海来看,主要缺技工,比较高级的技工,企业提出要和我们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加强技术培训,这是我们行业抓职工教育和技术训练的一个切入点。

      据了解,目前纺织服装业确实存在一些职工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还保持着原来800元、1000元的工资水平,这已和当前经济状况不相符合。业内人士透露,当产业提升后,工人技术又达到了一定水平,可工资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那么,你的员工会认为还不如回去干,回去开厂。这是产业转移的现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有一部分可以转移,不一定非要到沿海打工。另外,就是社会责任的问题。你这个地方已经人均三四千美元,可农民工一年还是1000元,这和中央农村政策不符,农民收入也需相应提高。当前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原来卖地,现在不用卖地了,有的人还愿意回去当农民,广东就有这个现象,我不当市民了,当市民没什么好处,还是给我一块土地,这种现象也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积极的结果。产业提升必然带来劳动成本的提高,这一切应该是相适应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