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紧箍咒”来了,你怕了吗?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业内人士曾用李清照这一经典名言来形容2005年伊始中国服装企业家的心情。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体制“寿终正寝”,中国服装企业家们乐了,因为专家预测后配额时代,民企将遇蓝蓝的天,然而这一笑容维持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同时启动的国家纺织产品强制性新标准,像一道“紧箍咒”,牢牢地套在了他们的头上。2005年,中国服装企业是一马平川?还是陷入了“十面埋伏”?为此,记者走访了服装业有关专家。

    五道“紧箍咒” 来势汹汹

        据上海市服装研究所许鉴所长介绍,2005年1月1日起,国家纺织产品强制性新标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准时实施。对于2005年1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的纺织产品,有一年的过渡期,到2006年1月1日停止销售。《规范》首次将纺织品安全性的生态环保要求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打破了纺织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外观和一般物理指标方面(物体的强度和粘合度等)的现状。该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所规范的具体产品范围包括婴儿尿布、成人内衣、外衣、帽子、手套、袜子以及床上用品等。5项强制性指标具体如下:

        一、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目前禁用这类染料已成为国际服装贸易中最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之一。《规范》明确规定任何纺织品都不得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二、游离甲醛:根据类别的不同,含量要求各异,如婴儿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g。
        三、PH值:要求在4.0~7.0之间。
        四、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
        五、异味:《规范》列出异味包括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5种。 异味的判定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

    九成企业 熟视无睹

        五项强制性指标很无情。从目前部分省区服装市场上的抽检结果来看,我国纺织品服装质量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场上销售的服装生态环保标准还处于不及格状态,日前,沈阳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对该市主要商业流通企业销售的服装进行了抽检,在抽检的14家大型商场、超市中,有7家合格率为零,其余7家合格率仅在5%~55%之间。连频频在全国各大T台上秀的杭州女装,也开始大呼起“火烧眉毛”了。该市女装界的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质量才是企业生存之本,而杭州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女装生产企业,过于追求服装表面的豪华,对抓内在质量没有兴趣。没有质量和行业技术规范作支撑,杭州女装将会越来越缺乏生命力。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纺织服装中心主任顾红烽对杭州女装品牌的前途也十分担忧,她说,2005年开始是全国性的抽查,如果被抽查到的杭州女装不合格率很高,再经有关媒体进行公开曝光,长期苦心经营的杭州女装品牌,将毁于一旦。

        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为2005年的春装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但不少服装企业仍对国家五项指标淡漠无视,九成以上企业不识“君”,然而即将入市的服装一旦抽检不合格就将被封杀。在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的情况下,即使《规范》学习的培训是免费的,响应者也寥寥。杭州办了两期培训班,通知所有企业参加,但实际参与的企业总共才70多家,而目前杭州的服装企业共有2 000多家。业内人士表示担忧,中国服装企业如此“酷”下去,能挺得过这一“紧箍咒”吗?

    专家献策 共度难关

        有些人认为,《规范》没出台前,我们穿着超标的衣服,不也一样好好地活到现在了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渐渐提上日程,穿着也不例外。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副所长许鉴告诉记者,纺织服装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五项指标如果超标,将影响人类安全健康,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织物上的游离甲醛会引起头痛,软弱无力,体温变化,感觉障碍,排汗不规则,脉搏加快,皮炎皮肤过敏等症状。二是偶氮染料在印染合成过程中所剩余的某些芳香胺中间体,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三是纺织品中可能残留的重金属有:汞、镍、铬、铅、砷等。这些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印染加工过程中的染料、催化剂及服装的扣子、拉链等附件。服装中如重金属含量过高,不仅会减弱人的免疫功能,诱发癌症,还会引起慢性中毒,伤害人的中枢神经。四是用于棉纤维和羊毛储运的一种防腐剂,又可用于印花浆增稠剂,其毒性可致癌,使用五氯苯酚的织品漂洗排出的废水会污染环境。

        中国有句古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样的坎我们过不了?所以,这样的《规范》“紧箍咒”,我们根本不应该怕。专家提醒服装企业,相关人员应主动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制定自己相关的企业标准,各个生产过程严格加以控制,如采用先进的后整理工艺,降低PH值;原料采购环节,应积极开发各种绿色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选用绿色染料,大力发展生态纺织。外贸单位在签订购销合同时,一定要标明有关环保安全要求,例如符合GB189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一等品要求的条款。对供货方,应要求其出具原、辅料的检测报告,商业部门对进商场销售的面料、服装,应要求经销商提供检测机构对安全环保项目检测的合格证书方可进场销售。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