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之旅”不能追求短期回报
国外的家用缝纫机市场是一种成熟的消费,没有断档,机器的更新换代,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像电视机由黑白变彩色再到等离子一样容易接受。然而在家用缝纫机远离中国家庭十年之久,已被人们日渐淡忘的时候,要想让新的缝纫机带着它的新概念、新功能、新形象,重新回到家庭生活中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飞跃“爱家缝艺”公司查先生认为:“缝纫机在中国不是没有市场,而是需要众多专业人士的共同引导。就如同一个人来到一座荒岛,岛上的人们都不穿鞋,是人们真的不需要鞋?还是他们不知道要穿鞋?答案是:他们需要卖鞋的人告诉他们鞋的意义。”
然而推广一个概念远比创造一个概念要难得多。由于专卖店可以不受商圈的限制,尽情地展现各自的风格,自由诠释全新的缝纫概念,因而缝纫机厂家起初都会设立少数的专卖店打造自己的形象。在“爱家缝艺”以前的专卖店里,就有专门介绍缝纫机历史的图片和文字,从100多年前的机器到最先进的电脑缝纫机的详尽资料,让客户了解世界家用缝纫机的历程,领略别样风采的缝纫文化,同时还设有几十种精致的缝纫用品,原创的布艺作品的展示,增强了机器的趣味性。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专卖店虽然可以自由倡导缝纫理念,但对于还处在导入阶段的缝纫机厂家来说,毕竟成本昂贵,客流量不足。因此,精明的厂家把眼光投向商场、超市、电器城。如何打通中间通道——零售商,成为缝纫机市场营销中的关键环节。许多缝纫机厂家都认为,国内的商家门槛极高,传统产品都不易进驻,更何况几乎销声匿迹的缝纫机?多数商家的态度如出一辙,一听缝纫机就免谈,根本不见厂家,连让厂家申述的机会都不给。一次,两次……缝纫机厂家终于从在别人的货架上摆放一台机器,到柜台再到专门的货架,缝纫机良好的销售态势,令不屑一顾的商家对其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为了快速扩充网络,缝纫机厂家与电视台合作,频繁地在社区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举办缝纫比赛、讲座、培训,大力推广缝纫概念。此外,缝纫机厂家除了销售缝纫机及其辅助产品,还扩大了服务范畴,如“爱家缝艺”公司在维修之外,增加了缝纫机出租、绣花、设计、代客剪裁、加工等服务项目,将销售、服务、培训等整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
由于目前的家用缝纫机市场相当脆弱,需要经营者投入全部的精力、财力,3~5年之后才会走向成熟,如果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回报,可能把市场毁掉。所以,现阶段90%的缝纫机厂家是采用直销形式,在各地开设分公司、办事处分区域销售,对代理商的选择慎而又慎。查先生认为,直销可以更好地把握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快,也更容易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