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纺织机械器材生产和销售的状况分析
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四次理事会上透露,根据对606家纺织机械、器材生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汇总统计,2004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5.90亿元,同比增长11.7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2.42亿元,同比增长13.29%;利润总额19.13亿元,同比增长-5.22%;纺织机械产品产量累计完成总重量678378吨,同比增长12.93%。
从总的纺机器材市场运行看,销售收入除了5月份为高速增长外,6月到11月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另外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管理费用的增长,使纺机器材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到了第四季度纺机企业的生产又开始处于上升,这与往年相比其特点较为突出。
生产和销售环比波动较大。2004年1~5月纺织机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比波动较大,总体仍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从6月份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逐渐显现效果。在建项目明显减少,特别是化纤行业的在建工程出现了明显的停顿现象,纺织机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开始出现下降。从10月开始,销售收入又出现回升迹象,12月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全行业纺机产品销售收入为352.4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29%。
骨干重点企业经济效益占半壁江山。2004年纺机骨干、重点企业(94家)占全部企业的15.5%,完成销售收入227.27409亿元,占全行业64.49%,实现利润总额13.57325亿元,占全行业70.79%,完成利税总额23.39701亿元,占全行业70.73%,完成出口交货值20.44792亿元,占全行业57.34%。纺器骨干、重点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12964亿元,占全行业6.56%,利润总额完成1.57013亿元,占全行业8.21%,完成利税总额2.87114亿元,占全行业8.79%,出口交货值2.26610亿元,占全行业6.35%。
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快速下滑。2004年,纺机产品生产和销售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经济效益出现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能源紧张,煤电油运长期以来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原材料价格持续涨价,造成纺织机械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首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却上不去,利润空间减少,经济效益下滑。
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利润空间减少。2004年全行业应收账款额为55.44亿元,同比增加5.09亿元,增长幅度21.97%。应收账款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三项费用合计为41.1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1.5%,同比上升15.6%,产成品资金37.64亿元,同比上升14.01%,利息支出2.657亿元,同比上升25.24%,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利润空间减少。
产品生产销售各地区均有增长。2004年纺织机械行业产品销售率为97.71%。江苏省产品销售收入107.28亿元,占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0.44%,排在第一位。浙江省产品销售收入60.63亿元,占全行业的17.20%,排在第二位。除甘肃、江西、湖南、湖北等省较大的降幅外,各地产品销售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纺机专配件生产大幅增长。从产品分类完成情况看,人造纤维机械、毛纺机械、非织造布机械、染整机械、麻纺机械、棉纺机械、丝绸机械与上年同比减少外,其他大类产品生产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纺机专配件,增长201.45%,合成纤维机械增长57.95%,绢纺机械增长32.20%,针织机械增长12.37%。从产能上看,棉纺设备依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