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精彩发言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蒋衡杰: 让科技成为连接两个行业的桥梁
        中国服装产业的进步,给我们行业带来很多新的命题,也希望服装机械行业为我们提供帮助,提供新一代的,现代化的、更精良的装备。希望你们在改进传统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新技术,新科技要把这些技术和科技及时的、尽快的运用到服装制造的系统当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我们两个行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在今后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共同进步!

    蔡开坚: 加快科技创新  振兴民族品牌
        全行业需要树立四种意识,一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站在振兴民族工业的高度,着力打造民族品牌;二要有科技创新意识,科技投入永远是领跑世界的不二法门,没有捷径可走;三要有团结协作意识,要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上下游产业链接,增强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四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阮小明: 加大软性投入,核心技术靠自己
        通过行业长期的发展,企业都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硬件条件方面企业的投入很大,土地有了,房子有了,设备也买回来了,但接下去应该怎么发展呢?硬件有了,我觉得应该注重软件方面的投入。软性投入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问题,因为我们是搞机械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的培养快则3-5年,慢则5-10年,这个过程中花费的代价远比其他行业要大,但是这个代价是无法回避的:因为核心技术永远买不到,只能靠自己,所以说企业在软性方面的投入应该更明确,更持久。

    周平: 零件企业也必须做强做大
        缝纫机是由零件装配而成的,零件制造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缝纫机的技术性能;先进的缝纫机必须配以先进的零件。缝纫机的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件的制造水平。因此,零件企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我们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影响到整机的竞争能力。零件企业群体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实现“缝制机械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的零件企业也必须做强做大。

    邱继宝: 从前创业,现在创新,未来创优
        中国从缝纫机大国变为强国,关键是技术。十一五期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5年,也是充满希望的5年。飞跃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主题是“创优”。过去的二十年,飞跃是在创业、创新,今后的五年要围绕“创优”来开展。“优”就是在技术进步上实现优,而产量不会大幅提高。飞跃将从创业,创新向创优转化,走国际化道路,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工业机中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比例将超过50%。如果连这个目标也达不到,飞跃是没有希望的五年。

    张敏:上工,中国缝制设备企业国际化的探路者
        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分工链中的重要节点,跨国公司是世界市场和资源的重要支配者与受益者,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壮大是国家经济实力和行业地位上升的标志。因此,造就位居全球产业链轴心的跨国公司是中国缝制设备企业为实现行业变强、全面走向世界的共同任务。

        上工是中国缝制设备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探路者,一块铺路石,我们希望更多企业从我们的肩头更快、更远的走上国际,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梁佛祥: 经销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内外兼修”
        缝制机械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竞争,最重要就是解决公司的定位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一个公司能够走多远,经销商再也不是单纯的卖产品的那个时候了。对内,应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培养人才,创造出好的环境,好的平台,让员工发挥各自的聪明智慧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对外,应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帮服装工厂设计流水线方面,帮助他们升级原有设备,培训技术工人,分析市场前景等等。

    徐性怡: 客户至上、提升标准、打造自主创新的缝制设备品牌
        企业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于自身的综合实力,亦即内功。综合实力包括产品开发、制造、营销等诸方面。在过去20多年中,国内缝制设备企业在制造和营销(尤其是国内市场)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好的基础和竞争力。比较缺的是自主开发产品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清醒地看到,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投入和积累过程。因此,要想在缝制行业中可持续地长期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建设自主开发与创新的能力。”

    吕立毅: 与国际接轨,引国际人才,创国际企业
        我认为在十一五计划中,最重要有两点。首先,我们要把企业的经营和国际水平接轨,要做大做强,不仅要大,更关键是强,如果大而不强,企业风险很大。所谓强,我认为也就是各项经济指标要实在,要拿的出来,人均销售额,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利润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就是要组建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我们有技术、有能力、有市场,可还不够,我们还要大胆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公司内部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让人才更好的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学习外国,超越外国,把我们的企业做成在国际上有份量的企业。

    赵新庆: 打造核心能力,铸世界名牌 创百年企业
        “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质变和强变。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中国名牌。我们希望,在全球缝制设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样能够在我们中间产生几个世界名牌,成就几个百年企业。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形势,尤其是日趋加剧的国际竞争,我们时时刻刻感到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着眼于培育世界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保证“标准”牌持续的良好表现,我们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的基础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们公司的指导思想仍然是追求质的强变,不断积累优势,并将新的积累转化成胜势,为企业发展搭建更为坚实的平台。”

        编后语:此次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受到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企业之间不仅在本行业中增进了彼此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更是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的演讲加深了对下游服装产业的认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借鉴。当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的老总都是在百忙之中来到广州参加会议,问起他们的感受时,一位性格直爽的老总乐呵呵的说:“这次会议绝对物超所值,物超所值!”

        由于时间所限,还有几位准备发言与会代表没能在论坛上登台,这也是此次论坛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不过本刊将尽力弥补这个遗憾,陆续刊登出所有代表的发言稿,满足每一位关注“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的热心读者,以及关心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热心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