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缝制机械行业展望
2005年我国缝制机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产品比重会进一步增加,全行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迈进。
1、国际环境
2005年,我行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良好,虽然世界经济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经济的回落,将影响到出口的增长,但是,世界经济放缓属于复苏中的回调,不会出现趋势性改变,因而仍将保持稳定的外部需求。
随着2005年纺织服装无配额时代的到来,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像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其纺织服装产业也整装待发这给我们行业的出口带来了机遇。
2004年印度洋海啸过后,随着重建工作的展开商机也会出现。这些都需要企业用智慧去挖掘。
2、国家宏观调控
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工作不会放松,还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鼓励高新技术发展,抑制盲目重复投资。
虽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煤电油运等能源紧张的矛盾,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多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最近又传来由于进口铁矿石上涨71.5%,而引发钢材新一轮涨价的消息。预计2005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空间仍很大。企业只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压缩成本。
土地政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松动,因此土地有可能制约不少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非公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非公经济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服装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缝制机械产业的繁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8.33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5.1%。2004年统计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4645家,比2003年增加了1758家。随着纺织无配额时代的真正来临,虽然纺织服装的出口存在一定的变数,但对于我们行业来讲“无配额”无疑是个极好的消息。
而服装产业的一些动态也值得我们关注,由于沿海地区资源瓶颈限制,服装产业基地向江西、湖南、四川等中西部转移这将牵引缝制机械行业销售市场的变化。
服装企业“民工荒”,招工困难现象会带动自动化程度高的缝纫机热销,而普通缝纫机的销售会被冷落,缝纫机产品向“省时、省力、省功”的高效方向迈进。
为了推动服装出口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了从量加征出口关税的政策。服装企业面临新的变革,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对于设备的要求会更高,机电一体化、无油或微油润滑、直驱式电动机、电脑控制的设备所占的比重必将加大。而当前国产品牌的设备能否满足服装企业升级的需求,“无配额”带来的利益,国产设备能分享多少?这无疑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课题。
2005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将处在一个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增强行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时期。
因此,全行业应制定和完善下步的发展战略规划,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建立自主创新的产品开发体系,加大品牌建设和培育力度,营造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为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内实现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