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业欲在中部地区崛起(二)

    湖北:重塑"汉派"服装

        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服装省份,湖北一直在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探索。湖北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223家,服装产值为101.5亿元,,中国驰名商标有美尔雅等,相对来说,服装业不是很强:存在着"块头"不大,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较小;产业链配套环节薄弱,资金紧张,获取资金渠道单一,融资困难;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需求增加,熟练工、技术工缺乏等困难。

        湖北服装行业协会李春兰副会长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意义十分深远,它对于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2005年的到来,使持续了30年之久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配额体制被取消,世界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振兴中部,意味着给湖北的服装纺织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湖北的服装业目前情况看,中小企业居多,实力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湖北的生产企业严格地、科学地进行市场调研,使本企业对市场需求、自身形象、竞争状况随时都有清醒的了解,再根据本企业优势,认准方向,开拓自己的路。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例如’汉派’女装品牌尤其需要围绕提高文化科技附加值,建立’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名牌战略。"李会长如是说。

        她还说,针对资金短缺、贷款困难等问题,政府应出面协调好银企关系,采取适度的政策倾斜,对营运状况较好,出现短暂流动资金困难的企业进行贷款担保,解决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汉派"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汉派"在地域和传统方面制约了武汉服装业向现代化转型,湖北服装业要发展成强大的支柱产业,必须走出以小农观念和作坊式生产为根本的所谓"汉派"的误区,实现从观念、体制到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等由单一的服装生产向现代都市时尚产业的全面发展。集中资金和技术等有利条件,实施名牌战略,扶持龙头企业,以集群优势展示"汉派"服装新设计、新技术、新产品、新形象,从而提高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

    中部服装业大有可为

        "中部具备发展服装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而且各省都在积极行动之中。"魏林博士的提醒振聋发聩,"广州、温州等服装产业集群地的许多的大品牌大企业已经认准了中部发展服装业的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或准备在此投资。"

        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平介绍,以前包括服装业在内的投资都是"孔雀东南飞",中央提出"中部的崛起"给中部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但是,中部地区服装业的崛起必须在以下方面下大力气:一观念问题。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长期的生产状况形成了中部人懒散的思想。二是劳动力问题。中部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劳动力的素质不是很高,特别是很少具有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三是生产能力。在以前中部的服装企业大都是传统的家庭作坊,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很少,产业集群更为鲜见,为此,中部要想由加工转向品牌,必须提高产业能力。

        著名品牌专家、蔚蓝远景咨询公司董事长曾朝晖说,东部服装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凭借着地域优势、政策优势、成本优势,迅速发展壮大。但是,随着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东部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样,东部的加工能力将慢慢弱化。在经历了"重量"的产品阶段后,东部服装业正开始步入"重质"的品牌经营时代。而中部,将在这样一次产业升级中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凭借成本优势,主动承接地域分工带来的服装加工能力转移,成为东部企业甚至国外企业新的加工中心。从长远来看,中部服装业要先做产品,再做品牌,先学会走,再学会跑。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