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自主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规模、出口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沿海地区人均GDP达到了两三千美元。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来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另外通过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加之出国留学人员陆续回来,加强自主技术开发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条件。特别是国内涌现了一批通过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的典范。比如海尔,2004年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九百亿元,进入世界500强。海尔从1983年以来,在二十二年的时间内平均年销售额增长80%,靠什么发展这么快?其中一条是他的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庞大的技术开发队伍,而且张瑞敏有一个绝招,就是技术开发人员自己到市场上推销你设计的产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完善和修改你开发的产品。新产品投产以后取得效益的一定比例给设计人员分成。技术人员搞一个新产品,搞成了马上就富起来了。这一条对调动技术开发人员的积极性非常有效。海尔现在有几千个专利,平均每天要产生两个专利和技术诀窍。海尔发展的这么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是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华为通讯,在国际市场上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感到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了。华为的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前几年有一个浙江大学的电子学博士,已经拿到英国一个大学的奖学金,出国之前到华为去看了一趟,感到他的事业在华为,英国丰厚的奖学金不要了,决定留在华为工作。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那里搞技术开发。他有一套激励机制,不然人才怎么会往那里跑呢。

        第三个是奇瑞。作为一个新成长起来的汽车生产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在10%以上。奇瑞的汽车技术开发人员占全国整个汽车行业技术开发人员的60%,为什么一汽、二汽、上汽这样的老企业在技术开发投入上做的还不如奇瑞呢?奇瑞现在打破了三个神话。第一个神话就是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不可能搞新的轿车车型开发。说搞一个车型开发需要几十亿美元,需要多少人多少年,只有年产达到三百万辆时才能自主开发。而奇瑞一开始就是自主开发了。第二个神话就是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不可能跟跨国公司竞争,只能合资,不可能独资的神话。奇瑞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第三个神话是中国自主设计的轿车不可能出口的神话。在马来西亚和伊朗建立了总装厂,把零部件带出去,就地组装,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特别是轿车出口最多,也是第一个走到国外去的汽车企业。奇瑞名不见经传,开始时连个“出生证”都领不着,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局面,也是靠下决心在技术开发上增加投入的结果。

        我觉得像海尔、华为、奇瑞这样一批企业在自主开发上做出了表率。说明通过自主创新求发展,这条路子不是走不通,不是没条件,是完全可以走的。“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自主创新走出一条新的集约化的增长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现在条件已经成熟。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自己从头做。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始创新,就是从思路到设计等各方面都是自己创新的;二是系统集成,把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产品;三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捷径。

        自主创新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实行产学研结合。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占全社会技术开发投入的70%以上。技术开发人员企业也占70%以上。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近些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远远不够。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全社会技术开发投入的比重只有50%多一点,还要进一步提高。因为企业跟市场比较贴近,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就把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结合起来了。上一届政府抓科技体制改革,200多个部属科研院所有的成为独立的企业,有的进入大企业内部,有的成为行业的研究中心,大大前进了一步,现在看来还要进一步改革。从实践来看,进入到大型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发挥作用比较好。像原来石化研究院、设计院在中石化集团内,发挥作用比较好。改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少数搞的比较好,多数为了找饭吃,小打小闹搞些课题,有了成果就自己组织生产,结果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受到削弱。再过几年,把技术储备用完了,就没路可走了。所以这些科研院所的改革还要继续深化。要通过进入大型企业集团,使他们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更好的结合起来。接纳这些科研院所的必须是大型企业。要通过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内部,使大型企业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地和排头兵。同时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国际并购提高技术水平 

        有些企业技术水平提高比较快,主要是由于收购了一些国外比较困难的企业,买过来之后其技术和人才全部为我所有。像台州飞跃缝纫机集团,现在代表了中国缝纫机行业的水平,年出口额一亿多美元。他先是兼并了上海缝纫机研究所,后又兼并了日本一个工业缝纫机厂,把国外的技术成果直接拿过来。上海汽车公司最近控股了韩国和英国的两个汽车厂家,把他们的技术成果收为己有。上海还有一个彩色印刷机厂,把日本的一个濒临倒闭的印刷机制造厂收购过来。日本印刷机厂有技术,但是没市场,我们是有市场没技术,买过来以后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经营很成功。 

        以项目为依托来带动技术进步 

        这方面我们在二滩电站和三峡电站建设中做的比较成功。就是国内重大建设项目所需设备,自己制造不了,通过国际招标,以市场换技术。要求参加设备招标的外国公司必须向我转让技术,必须同国内的设备制造企业合作制造,随着每个发电机组的交付使用,逐步提高国内设备制造的比重。最后一台设备交付使用时百分之百要在国内制造,出了技术问题还要国外公司负责。答应这个条件才允许投标。尽管这样,国外公司来投标的还是很多。用这个办法,现在国内水电设备制造能力已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了。这是一条比较成功的经验,要在其他领域里推广运用。过去我们不知道运用这个办法,像大型合成氨生产设备,从七十年代开始买,一直买到九十年代,买了二十七套,全世界几乎所有能生产大型合成氨设备国家的产品都买来了,自己还是不会制造。所以要学会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市场换技术来带动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要建立技术开发应用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技术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要保护知识产权。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辛辛苦苦搞的技术成果被无偿使用了,也就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了。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法制环境。 

        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 

        技术创新需要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发达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有四种途径。

        第一,通过对军工科研的支持和军工技术转到民用来带动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是美国。美国每年投放到军工科研的费用达三千亿美元左右,这些钱投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成果由军工转到民用,带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像IBM、通用、福特、波音等公司,都获得很多军工科研经费支持,其民用技术许多都是由军工技术直接转移过来的。我国沿用前苏联的体制,军工与民用分为两个体系,互相封闭,阻碍了技术进步。

        第二,政府直接兴办一些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意义的工程。像美国当年兴办的曼哈顿工程带动了核工业的发展,星球大战计划带动了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带动了电子信息业的发展。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计划,将带动其精确制导、快速反馈等技术的发展。

        第三,政府采购。美国有一个政府采购局,他采购的产品80%都是军品,美国有部法律叫《购买美国产品法》,是八十多年以前制定的,到现在仍适用。这个法律规定,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采购的产品,必须优先采购纳税人办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说凡是用国家财政的开支采购的产品,必须优先采购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了才能进口。再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口政策,使用进口设备可以免税,使用国产设备不免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