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盗版缝机业发展的绊脚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政府对盗版光盘打击力度的加大,一种新的盗版方式又借助互联网悄悄浮出了水面——网上有偿下载和网上发布交易信息。
这种新的盗版销售方式,比投巨资建立光盘生产厂生产和出售盗版光盘,获利更为丰厚,交易更加隐蔽,也更加肆元忌惮。因而,其对我们行业内刚刚起步的,开发服装纺织类软件企业的打击也就更加致命。
盗版危害大
深圳一家开发纺织服装绣花软件的公司耗时3年,耗资500多万,开发出一套很受市场欢迎的电脑刺绣软件,每套零售价2万元。然而,这套软件在市场上销售仅几个月,就有非法盗版者将此软件解密,并发布到网站上,有偿下载,下载收费仅200元。
苦心开发的软件遭盗版,对于这家只有近400名员工的软件企业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该企业被迫组织反盗版队伍,对网络盗版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令该公司上下深感震惊。目前,不仅仅是个人网站、非知名网站成为侵权盗版的窝点,就连两家全国知名的纺织类网站,也可下载盗版软件。据调查,截至2004年6月18日,在第一家网站,用户从该网站非法下载盗版软件1084套;第二家网站非法下载2273套。仅上述两家涉及非法侵权盗版的网站,就使该公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问题是,对该企业实施侵权的网站,不是只此两家,而是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数十家网站。给该公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同样是一套刺绣专业软件,从软件公司购买需要2万元,从网上有偿下载,只要200元,用户当然愿意买盗版。然而,盗版者和使用盗版者忘了,如果大家都使用盗版软件,开发软件的动力从何而来?如果盗版软件泛滥于市,首先倒下的将是刚刚站起来的缝机软件开发企业。
维权难 呼唤立法保护
2004年4月份,深圳一家专业软件公司的法务主管,发现全国52家知名和不知名的网站上,未经授权,公然有偿下载和发布出售该公司的软件。公司在对侵权网站进行诉前证据公证后,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立案查处。然而,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投诉期间,案件毫无进展,案件至今仍然悬而未决。实际情况表明,对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案件,无论是司法部门还是行政部门均无法单独解决。所以,为打击网络软件盗版进行全国性立法就显得更为必要。
深圳华怡电脑机械有限公司历经4年半,最终打赢了一场软件盗版侵权官司。该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成功开发出电脑绣花制版软件系统。1997年6月24日,公司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然而,早在1997年1月8日,该软件的盗版版本就已经在市场上公然出售。
华怡公司向侵权人索赔30万元。然而,4年半的官司打下来,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2万元。但因被告破产,这12万元最终也打了水漂。该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后再也不打类似的官司了,因为该公司为此案搭上的人工费、诉讼费,已经远远超过了赔偿金额。
虽然正版和盗版,如同阳光与阴影一样不可避免,但盗版者的猖撅和诉讼成本之高,还是令一些为下游服装企业研究开发软件的缝机企业只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
相对于国外软件拥有的健康法则环境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民族软件业尚是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民众的支持,我们的缝机软件开发企业不仅不可能成长壮大,而且随时都面临夭折的命运。打击盗版,特别是网络盗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民族软件业,已成为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