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童装行业调查(二)面对市场本土品牌何为?

            目前本土童装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两头空",即只会加工、组装,而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企业最能获利的环节,却成为众多中小童装企业的"软肋"。

      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求同"开始转向"求异"。于是组建自己的设计队伍成为企业家的关注热点。但由于地域的限制,众多知名纺织服装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在大城市求职,因此出现了"高薪诚聘,但应聘者寥寥"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在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或是在外国开设产品开发部门,利用当地一些成型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成为本企业的"远程设计团队"。

      设计工作室、知名服装设计师在短时间内必然会为产品的研发设计提供强大的支撑。然而合作只能是一种手段,一旦这种合作破裂,企业另觅合作伙伴,产品在公众中所建立的整体形象一贯性将受到严峻的考验。由此可见,尽管短期的培育可能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培育自己的设计师团队,才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童装市场有多大?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约有3亿多,其中城市近1亿,农村2亿多。2003年我国童装年消费量近10亿件,消费总值高达500亿元人民币,并以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庞大的利润空间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下,童装市场在众人眼中似乎已成为等待开启的"宝藏"。

      但同时,统计资料显示,童装市场上国外品牌童装就占了50%,而国内厂家占有的50%市场份额中,只有30%拥有品牌,其余70%还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但拥有品牌不代表拥有了市场,Mckids、派克兰蒂、加菲猫、丽婴房这些外资、合资企业,不但拥有良好产品,还拥有超越产品本身的品牌文化、品牌信誉度。因此,面对较贵的价格,消费者还是愿意掏钱购买。

      随着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不断提升,童装批发的市场分额近年来相对下降,品牌童装的市场分额在稳步上升,形成了批发市场、品牌双格局共同发展。

      据一位广东童装企业负责人颜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他们的企业在当地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且拥有10余人的设计团队。但是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依然采用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他认为由于童装市场的特性,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设专卖店,很难保证企业盈利。同时为了避免大型商场进店的"高昂代价"。他们无奈地选择了在这些城市的大型服装市场,以"走量"来保证企业的利润。

      童装的检测标准较之其他服装产品更为严格。童装面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舒适、柔软、轻盈、防撕、耐洗等方面要求更高。特别是近来童装朝休闲方面发展,更需要吸汗、透气、刺激性小的柔软面料,而国内纺织业很少为童装生产专用面料,这就为童装企业的采购部门设下一道难题。

      并且,当今消费者对童装的选购更加理性,面对记者的采访,近70%以上的消费者声称十分关注国家质检部门的检测结果公示,对曝光的品牌无论知名度如何,都会"禁买"。就在"六一"临近前期,又一批品牌产品因为纤维含量与实测不符,甲醛含量超标而被曝光,其中某些著名品牌也名列黑榜。尽管某一次的质检结果不可能令所有消费者都获悉,但是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品牌"信誉危机",应当为知名品牌敲响警钟。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