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唐装服饰店让老外“掏空”荷包

            胭脂山衣坊里,有两道西洋风景,其一是临街颇具西洋风味的罗马柱廊,其二是在街里进出的老外,他们专程来挑布做衣服的,他们喜欢唐装。

      “每次来,我的荷包总是被掏空,唐装真是漂亮!”走进陈明华的中式服装店内,法国人玛丽穿着刚到手的旗袍,兴高采烈地“秀”了一把。

      不做西装做唐装

      1996年,陈明华的店子在武汉三镇各大商场已有10余个服装加工点,当时以做时装为主。1998年,他来到武昌胭脂路开了家小店。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店面风格。

      那次,陈明华做了件旗袍挂在门外做招牌,被五月花大酒店订做工装的负责人看中,一口气订了40多件旗袍。从这以后,其唐装就小有名气。

      1998年下半年,他将店里的西装等时装生意全部停掉,一心一意做唐装。
       小盘扣挡住步伐

      1998年年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前来订做唐装,可陈明华却乐不起来。“每件唐装最有难度的就是盘扣,因为做不赢盘扣,推掉不少生意。”

      “一件唐装至少有5个扣子,单做这些扣子就要一个半小时。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做8件唐装盘扣。当时有的工人也不会做,我手把手教。”

      2001年,上海APEC会议后,唐装火了。“那时候,每天有上万元营业额。”

      陈明华庆幸的是,曾经因盘扣挡住步伐,不过现在员工都挺熟练了。

      把唐装卖给老外

      陈明华生意几乎是靠口耳相传,除了武汉本地顾客,还引来一些在汉工作的老外光顾他的小店。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