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产业发展现状
5月13日,杰克举办“服装企业高峰论坛”,山东各地的服装厂商和缝纫机经销商齐聚青岛。通过他们从不同角度的阐述,让设备生产厂家对山东的服装产业现状有了新的认识。
经销商:要做大品牌
十多年前,青岛的内蒙古路还是国营针织厂的聚集地,随着国营针织厂的衰落,这里逐渐演变成集缝纫机整机销售、配件销售、缝纫机维修于一体的缝制设备一条街,云集了近百家缝纫机销售门店。此街所有门面均只售不租,且房价不菲。
山东的服装产业以做外贸出口为主,客户以欧美和韩日居多,客户对服装生产的程序,从原料到缝制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服装厂对设备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在零件方面,青岛本地基本没有生产厂家。因此它的零件需求主要依赖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而在整机方面,山东服装厂大多偏爱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产品,小品牌在山东根本就无法生存。近年在山东销量最大的缝机品牌是大和、飞马,其次是银箭、金轮,二手机市场更是国际品牌的天下(杜克普、百福、大和、飞马、格罗茨、重机、兄弟等),而且必须是原装机。国内品牌相对来说就要薄弱得多,只有中捷、杰克、宝狮等品牌中比较成熟的平缝机还能占有一席之地。
服装厂:要做服装强省
山东一直是个服装大省,拥有规模不等的服装企业5000多家。纺织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三,针织服装也位列第三。
但它一直都不是服装强省。其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尤其是中低档产品所占比重大,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面料处理和款式设计方面没有自己的特色。
山东服装业要解决问题的是“大而不强,实而不名、跟而不领、广而不聚”。那么就必须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扎实做好提高创新能力的工作,加快产业集群地的配套发展,做好适应后配额时代国际化要求的必要工作,为山东服装安全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产品链创新的针对性与产品链各环节需求的有效对接。
缝制设备展会:要世界知名
将于6月23日-25日举办的青岛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是中国北方地区较为知名的展会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个展位完全确定,其中有70%是老客户,新客户也比2004年增加了30%。
行业内的专家指出,青岛缝制展的影响力已经成功覆盖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受辐射最强的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省市无一例外是中国的服装产业重要基地。同时,青岛缝制展在缝制机械进口量比较大的日本和韩国也有较高的知名度。随着展会影响力的继续扩大,它在产业链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