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级品牌与中国服装业的
- 5月19日,当中国纺织服装业正在与美欧的外贸"特保"政策酣战之时,400多名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奢侈品集团高层管理人士与机构投资者,悄悄地空降上海,聚集在上海展览馆---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点来看,这个由英国《金融时报》主办的"国际顶级时尚品牌行业峰会"似乎总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他们确实真的来了,而且还带着满腔的热情。在他们看来,这个以"奢侈品"为主旨、举办地点本应在地球另一面的会议之所以会选择上海,是因为眼前的中国太像一块摆在自家厨房里香浓四溢的奶油蛋糕了。而他们即将落座餐桌,并举起刀叉……
本次峰会原本有着这样的英文名称---BussinessofLuxury(奢侈品行业)。然而在对外"口径"上,却被翻译成了"顶级时尚品牌"。这其中似乎有着耐人寻味的玄妙。而与会巨头们对"奢侈"也语焉不详:"我不知道什么是奢侈,这个词已经被谈论得太多了,对于它,我不想说什么,"爱玛仕集团执行副总裁克里斯汀·布朗克特先生极力避讳。
而正是这种避讳,在隐藏了巨头们对"奢侈"这个字眼复杂心理的同时,似乎也暗示了"奢侈品"这个稀有物种在半个世纪成长中的蜕变历程。
从社会学家范布伦的"彰显消费",到散点、大众化的后现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平民奢侈速成指南","奢侈"正在向着一个越来越失控的方向勇猛行进。而奢侈品的消费者也从原来的富贾贵族,过渡到了中产阶层和普罗大众。
2004年9月,以华丽古典著称的伦敦春夏时装周被时尚界评论为"以冷清收场",没有了值得令人关注的创作亮点,豪华的伦敦时尚周已经再也调动不起人们的兴趣了。2004年10月于巴黎举行的高级时装发布会同样冷清,Givenchy、Versace、YSL纷纷退出。而这种萧条事实上已经延续了几年的光景。虽然仍有Lacroix这样的中坚分子们坚守着高级时装的信念,但他们的财务总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辞职的冲动。
于是,顶级消费品牌和非顶级消费品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H&M、Zara可以和爱玛仕相提并论,可以抛弃的时尚产品与永恒的奢侈品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难以判断。Mix&Match风潮可以让富有的消费者用Gap上装来配Dior的华丽长裙,而KarlLagerfeld也同样自豪于为H&M打工。
此情此景,面对"奢侈",时尚大鳄们难免"谈虎色变"。他们知道,所有的问题,还没有答案。
其实,让这些巨头们飞过大半个星球挤到光线幽暗的上海展览馆的真正原因,则是那些诱人的数字:5000亿美元的日用消费品总额、20亿美元的奢侈品市场价值(占全球总额的3%)、全球第六大奢侈品市场……以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对财富的拥有和显示、急速增长的富豪和中产阶层、非理性的消费激情……这份摩根士丹利的调查报告所带给他们的,完全是216年前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初到大清帝国时的困惑与惊喜,并让他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没错儿,决不是发展,而是"生存",是他们未来生存的必需选择。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诱人蛋糕,更是救命的稻草。
或许,当去年此时阿玛尼先生站在上海外滩上神情凝重的时候,他所思考的,正是蛋糕与稻草之间的复杂辨证。于是,在他的一万多平方米的上海旗舰店开张之后,"2008年之前在中国开30家店"的宏伟计划开始列入日程。
先行者不止阿玛尼一人。2004年11月19日,全球最重量级的时尚集团LVMH旗下十几个超级大牌,"妻妾成群"地以全球最快速的开店速度正式落户杭州大厦。而且在半年内,LV销量直逼北京国贸和上海恒隆,甚至有的品牌进入亚洲销量前五名。
接下来的事实依然触目惊心:杰尼亚在去年开设上海旗舰店之后,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四大市场;意大利奢侈品牌TOD’S的全球70家直营店将有20家落户中国……
同时,广东佛山顺联国际购物中心于5月31日在深圳举行招商说明会时透露,已有ErmenegildoZegna、HUGOBOSS、ESCADA等多个国际品牌的相关人士计划赴会,洽谈投资佛山高端零售业,将布点范围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向珠三角二线城市如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延伸。
对于所有国际时尚集团的执行官而言,中国似乎是他们任期内的必然选择。而对于中国服装业而言,这些大鳄们的生存本能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图谋,而是一次次旷日持久、实实在在的撞击。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奢侈品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亚洲的奢侈品品牌现在还不可想象。"Gucci总裁明尼科·迪梭在香港举办的"名牌2004亚洲魅力"论坛上如是说。众多的时尚界人士也表示,能制造奢侈品是一回事,能产生奢侈品品牌则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也有人对中国奢侈品的前景表示乐观,国际奢侈品管理咨询公司总裁丹尼斯·莫里塞特预言,二十年后,在奢侈品王国的中央---巴黎也会看到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重要的是,中国要发展奢侈品品牌必须先要打造一个国际品牌,因为"一个顶级的奢侈品品牌必须是一个享誉国际的品牌",而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就更不用说奢侈品品牌了。
作为中国本土最为引人注目的时装盛事,中国国际时装周近两年来也从未抛弃自己对于"奢侈"这一字眼的迷恋。更准确地说,"奢侈"、"奢华"已经成为了很多品牌和设计师提升自身的重要"说法",其普遍程度几乎成了非此不可的常识。在顶级品牌免谈"奢侈"的时候,"奢侈"在中国则成为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