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意:相比美国 欧盟更虚伪
- 【ICXO.com编者按】欧盟与中国就限制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事宜达成协议,这令双方都沾沾自喜。
欧盟与中国就限制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事宜达成协议,这令双方都沾沾自喜。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对此更是心满意足。他宣告这是欧洲温和外交政策的胜利。同时,他对美国贸易政策提出批评,称美国对抗策略过于鲁莽。
但除了对欧洲一直被宠坏的纺织业外,这个协议几乎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无论如何粉饰,它都是纯粹的保护主义。无论多少公关炒作也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该协议是在欧盟威胁说,将按照世贸组织成员国协议规定,对中国实施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才达成的,而欧盟现在却虚伪地指责美国这么做。
中国与欧盟达成协议,而不是欧盟单方面实施配额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有所收获但有限。中国每年出口增幅将被限制在8%至12.5%之间,而世贸组织配额条款的规定是7.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第一季度出口增长500%。
在2008年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欧盟结束配额限制之前,曼德尔森先生将该协议描述成“过渡安排”的努力是可笑的。十年前,欧盟和美国就致力于要在去年底取消全球纺织品限制。但他们并没有为这一最终期限作任何实质准备。现在,他们又开始忙着堆筑贸易壁垒。
他们这么做,无异于邀请其它行业进行游说以争取类似待遇。欧洲的制鞋企业希望遏制从中国的进口。即使在欧洲销售的大多数自行车都使用进口零件,自行车制造商也同样支持设置进口贸易壁垒。这份名单无疑还会加长。
唉,满足这些要求实在太容易。2013年前,除了施加倾销关税外(中国也已成为最大目标),如果中国的任何出口品被认为扰乱或只是威胁到合作伙伴的市场,其贸易合作伙伴就可能依法限制其出口。
多年的贸易保护,并未能扭转衰弱的西方工业的进一步衰败。更多的贸易壁垒也不会奏效。这些壁垒只会阻挠结构变化,妨碍可怜的美国和欧洲消费者的利益。这些消费者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必需品上,而中国正是生产这些必需品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但现在,美欧消费者的政府规定他们必须要花更多钱。
这是多大的讽刺啊。当政客们胆怯地迎合那些国内狭隘利益时,这通常就会发生。所有的历史事实表明,一旦保护主义武器产生,就会有请愿者跳出来要求使用这些武器。即使中国已经默许了这样的“缝合”,即使这一协议无疑也将得到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赞同(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商害怕与中国竞争),但这一协议仍然是对自由贸易的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