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品牌,加油!

            多年来,中国服装品牌一直在做走向国际的努力,但路还很长;近来,美欧对我纺织服装产品设限事件再次提醒——

      中国服装企业可以为任何一家国际大牌加工,但挂上自己的品牌时,却难以进入欧美高档市场;而当中国服装以大批量进入欧美时,却又遭到他们的强力阻击。

      这就是中国服装业面临的尴尬状况。

      根源何在?中国服装没有自己真正叫得响的国际品牌。

      创品牌刻不容缓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服装品牌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特别是去年以来,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有一段时间,在上海最高档的商业区淮海路上,每周新开一家洋品牌服装专卖店。

      与此同时,中国的服装品牌在国外得不到认可,中国服装虽然出口量巨大,但大多是人家的牌子。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好不容易盼来了出口配额的取消,近来却又遭遇美欧相继设限。

      中国服装在国内市场日子也不好过:大中城市的高档商场,都被洋品牌占领,国内服装品牌很难挤进去;而中低档市场,竞争又太过激烈。于是,在中国时装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大家都给自己的品牌起个“洋名字”。白领服饰公司总经理苗鸿冰说,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服装企业对自己的品牌没有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商场和消费者都认洋品牌。

      20多年来,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很快,但真正进行品牌建设只是近些年的事。而在这过程中,往往感到迷茫,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和国际品牌竞争,企业心中无数。

      中国服装创品牌已有所建树

      中国服装创品牌的路虽不长,但也不乏建树。

      前不久,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在北京颁发,这是中国服装界首次评选这类大奖。白领、报喜鸟、杉杉、依文、康博、美特斯·邦威、雅戈尔、波司登等8个品牌分别获得风格、品质、策划、潜力、营销、公众和价值大奖。可以说,这些都是我国百姓较为熟知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获奖,大多在人们意料之中。

      服装业为什么要评奖?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在解读“大奖”时说:中国服装业通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长起来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有些企业及其品牌在国内消费者中已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整体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海外得不到认可。设立年度大奖的意义,绝非在行业内部排座次,而在于推动优秀中国服装原创品牌发展,努力打造国际品牌。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