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角度--换位思考
作为服装生产企业的上游——缝制设备生产商和代理商,与服装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缝机生产厂商来说,不能只顾埋头生产,如何为新格局下的中国服装行业做出新的贡献,怎样与客户共同解决问题是需要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服务专家的经验之谈
新加坡商人方存耀,在服装制造领域从业三十余年,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方存耀专门从事为服装厂的整体运作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项目涉及整厂设备选购、流水线设计、库存、检验、包装等等和培训操作工、技师等多种多样的专业人才。令方存耀颇为自豪的是,他曾成功地向香港意达集团卖出三干多台ETON设备,就是因为他不单单卖设备,而是专业地为客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方存耀跟服装企业打了多年的交道,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服装企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服装厂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定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将经营重点从产品转移到管理和培训上去。
日本重机公司就是个很成功的例子。它向大家传达了这样一个概念:重机不只是服装设备的生产厂家,而是自1959年就设立了缝制能串研究所,以详实的研究数据提供给用户工厂,帮助用户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的机械化生产
日本服装企业——岩手MORIYA株式会社森奥信孝社长认为,机械化是实现高品质产品生产所不可或缺的,而合理的机械化配置也必然带来高效率的生产。
MORIYA配置了几乎不需要整烫加工,就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流水线。其秘诀是,组建了一条无需依赖技术人员,灵活使用设备的生产流水线。森奥信孝说,一般来说,服装厂为实现产品的高品质,经常会依赖技术老手。这样的话,公司本身就无法积攒技术,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高品质,因为人工作业是不稳定的。但通过机械化生产,就可以不那么依赖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实现了稳定的高品质生产。
.
Koramsa公司是危地马拉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商,每天都要为9到10个客户生产约70种不同款式的牛仔裤。Koramsa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将其设计能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该公司拥有格柏系统的21个AaccuMark样版设计、放码、排版工作站,还有师路画(Silhouette)打版工作站、自动排版NESTERserver和WebPDM产品资料管理系统各一套。公司CAD/CAM系统经理Keith.Min说,通过这些系统,公司提高了布料利用率,从概念形成到成品入库只需要六周的时间。
在中国服装领域中,类似这样的成功客户案例只是少数,还有更多的企业需要缝机企业帮助他们合理配置机械化设备。另外,要实现机械化生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为了能有效、灵活地运用设备,要促进规格的标准化。如果规格统一,机器能通用的话,就可以防止许多问题的产生,也就能够保持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效率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