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服装制造及零售商谈服装配额制度
根据10年前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签署的协议,美国纺织品进口配额于2005年1月1日结束,中国服装随之大量涌入美国市场。仅仅几个月,美国就开始对中国服装实施进口限制。但沃顿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限制措施只能推迟,而不能结束,世界向自由服装贸易发展的趋势。
造商和零售商们却将大量的生产转向海外,并支持取消所有的进口限制。他们预见到长达30年的配额制度不会十分顺利地退出舞台。事实上,最新出台的配额限制受到WTO框架下特别保护条款的庇护。确实,他们预期还会有更多的特保手段,沃顿Jay H.Baker零售执行董事威廉考迪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零售商和制造商不清楚下一个特保措施以什么形式出现,因此,最新的限制措施尚未生效,而进口商急于尽量多从中国拿到新服装货源的时候,你将会在未来几周内看到更多的特保措施接踵而来。”
据美国贸易数据,从1月-4月,来自中国的棉制裤子进口飙升1,500%,棉制衬衣猛增1,300%。从1月-5月,中国服装对美国出口总额2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
5月份,美国对7种来自中国的服装再次设置进口配额,包括T-恤衫、棉制裤子和内衣。受到特保限制的种类对美出口的年增长率不得突破7.5%。制造商预期这些限额到夏天就将被用完。当配额用完的时候,今年就不会再有中国商品进入美国,进口商将被迫去寻找新的货源,而新货源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无法与中国相比。
面对香港和台湾新兴制造业生产的大量商品,美国纺织品配额最初扮演的角色是保护国内制造商的利益。对许多国家来说,服装生产是攀登经济阶梯的第一步,因为服装行业只需投入很少的资金就可基于低工资和低技术获取利润。作为1995年签署的世贸组织协议的部分承诺,美国和欧洲贸易官员同意在2005年结束配额制度,但保留行使特保条款的权利。
香港服装制造公司联泰控股的美国业务总裁力克黑芬贝说,他的公司做了特保准备,但注意力集中在在最终取消中国服装配额方面。他说:“当全球贸易官员签署这些条款的时候,大家都忐忑不安。这些官员希望借助特保条款延缓自由化进程。谁也不应该对配额的结束而真正震惊。因为此前已经有10年的预警时间,但显然,美国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特保正在延缓一体化进程,但不会让它停止下来。”
联泰的客户包括Polo Ralph Lauren,Liz Claiborne,Dillard’s和Limited Brands。在为配额结束做准备的时候,公司在中国开发了一个主要的综合服装集散地,距离香港北部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被称为供应链城市。雇佣了14,000名工人。
由于最近美国对中国实施了配额限制,黑芬贝说,联泰将利用其他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进行多样化生产。同时,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将在中国生产的商品推销到日本和欧洲市场,直到特保效期结束之后。他说:“当我们建立供应链城市的时候,我们的策略是首先将日本和欧洲市场作为发展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美国。”
Liz Claiborne资深副总裁保伯赞恩说,中国最终将占有美国服装市场的50%-80%。任何事情都是平等的。“中国服装的品质较好,而且比任何国家都更可靠。因此,当配额结束的时候,人们跑到中国采购最好的产品是很正常的现象。结果导致中国出口激增,反过来又导致美国实施特保措施。”
他说,最近来自中国的进口受到配额限制,令国际服装采购公司十分扫兴,但从1月1日之后,他们则因为其他国家降低价格与中国竞争而从中获利。赞恩说:“当观察全世界在中国的采购情况时,不能只看今天或者昨天,我们需要了解10年之后当所有这些愚蠢的事情结束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到那时,中国和任何国家都不会再受到配额限制,而现在的部署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将来的采购。”
一家主要服装进口公司,琼斯服装集团首席执行官维斯里卡德说,价格仅仅是一个考虑因素。配额使得公司很难决定在哪里加工服装裁片,因为各个国家的生产数量和服装种类受到配额限制。卡德说:“2005年我们没有把大赌注放在中国。”
但展望未来,琼斯公司正中国和其他国家寻找可提供从裁剪到缝制的供应商。顶级设计师总是留在纽约和欧洲,但许多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可能转向海外。卡德说:“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技术好的工厂,注意提高生产效率。”
沃顿教授马歇尔菲舍说,近年来,服装制造商将服装裁片的生产分散到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各个生产环节中最好的和效率最高的专家。这种做法在业内被称为“追赶最廉价的针”。在亚洲外包的模式是,你可以在六个国家生产一件衬衣,每个国家专门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公司鼓吹这种做法,但过程显然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