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把进入商场的钥匙
中小品牌进入大商场太难!
这是许多中小品牌的掌门人经常感慨的一句话。在中国服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正在成长中的许多企业更是步履维艰。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难处.但有一点恐怕是共同的,那就是品牌进入大商场太难。如何顺利进入百货商店。搭上通往高销售业绩的“直通车”,一直是诸多服装企业在苦苦寻求的答案。
张熔,上海汝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有多年的服装经营实战经验。现在温州、上海两地代理韩国童装品牌CozCoz和香港童装品牌小笑牛。 自创的品牌SJSJ在百盛百货、大洋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国内许多商场设立专柜,均由公司直营,业绩一直不错。
服装品牌如何进入商场,本刊希望能通过和张总的一席谈话.从SJSJ的商场攻略中.为部分正盼进入商场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帮助,寻找到一把进入商场的钥匙。
中国制衣:你作为国际童装品牌代理商,现在又自创女装品牌SJSJ,对于这些品牌进商场的过程,你个人认为首先要考虑什么?
张熔: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同样,商场也有各自的定位。品牌选择商场,商场也在选择发展方向与其相符的品牌,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现在市场上商场种类繁多,并不是只要进了商场就对品牌有利。像有些高档消费层次的国际品牌一般只会选择进一线商场,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进了二线商场,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口向。我认为要进商店,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找好定位后还要分析商场的楼层结构,像专柜设在什么区域?开在什么位置,与什么品牌毗邻才能体现自己品牌价值?都是要考虑的内容。我们SJSJ的价位在200—800元不等,产品属于中档消费,而开太百货的定位也正好是中档消费,所以对SJSJ来说,它的定位与开太百货定位是相符的。
中国制衣:那么,找好定位后是否意味着品牌就能顺利进入商场,进商场是否也要选择时机?
张熔:是的。一般的商场都会实行淘汰制,将销售情况差的柜台撤出商场,这一点同行都很清楚。但是,有许多厂家往往不重视商场每年的调整期。要知道错过调整期,即便再好的产品也进不了商场。以开太百货为例,每年7—8月以及2—3月是开太百货固定的两次调整期。一般每年一次的合同会在8月31日前重新签订。这时候,商场会将一些销售情况不理想的品牌,特别是三个月连续未完成指标的专柜淘汰出去,与此同时引进一些新品牌。也就在此时,商场才会考虑那些待进的品牌是不是适合调整区域。所以,我认为有意图进商场的品牌一定要把握住这个调整期,适时地将品牌资料交给商场。
中国制衣:现在市场上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特别是女装,有些品牌的风格如出一辙,这使得同类产品进商场造成——定程度的阻碍,对于一些本地品牌进不了当地的商场你是怎么看的?
张熔:百货商店不会过多选择具有类似风格的品牌商品,一定只选代表性的品牌。从我多年做专柜的经历,我认为商场还没有的风格是最受他们欢迎的。现在商场服装的细分越来越明显,如果两个品牌风格完全一致,很难想象商场会同时引进这两个品牌的产品。打个比方,”雪歌”这个品牌进了某一商场,那么与”雪歌”风格相似.年龄层定位相同,且价位、面料.款式都雷同的其他女装品牌要进这个商场难度会变大。温州女装与杭州、深圳女装相比风格还不够多样化,这必将影响到其品牌进入当地的商场。对商场来说,品牌就是资源和财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个性鲜明,拥有号召力的品牌总是价格不菲。女装品牌个性化是经营者努力的方向。当然还有另一些因素比如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影响到当地品牌进商场。如温州人喜欢到专卖店购买本地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本地企业开专卖店多,进商场少。另外,商场对当地有较大形象店的品牌也不是很欢迎。
中国制衣:现在很多人认为产品进商场需要通过层层关卡,特别是人情关,很多人认为进商场公关比品牌更重要。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