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标准”经验
作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龙头企业的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58年的风雨历程。今天的成就足以让他们自豪和骄傲,但是标准人并不满足他们有着理为远大的理想,打造核心能力,铸世界名牌,创百处企业。
然而,市场竞争并不会一帆风顺地按照自己的意原进行。那么,如何在未来多变的市场中,打造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董事长赵新庆在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推进公司改革改制
目前,标准集团、标准股份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改制。标准公司将通过改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伙伴,实现产权重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体现现代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先进特征,形成决策高效、经营灵活的市场应变机制。
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壮大标准股份的工业缝纫机主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壮大经济规模、强化品牌优势、增强营销能力、推动“标准”品牌做大做强。抓住改制的契机,全面引入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理念,激活企业内部潜力,提升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
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理顺内部关系、缩短管理链条、全面进行企业再造;改变金字塔形的旧组织,按照跨部门的作业流程,将原来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重新设计整合;建立跨职能、扁平化、网络型的机动组织,以增强企业的灵活反映能力和整体合作力。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有利条件,坚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境外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共建技术中心,加强人员交流。
不断优化立足全社会、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合作向更深领域推进。
近几年,标准公司致力于搭建先进的创新机制,积极尝试开放型研究开发,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桐结合,进行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研究。以此形成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相互依托,联手开发、协同共进的技术创新机制,高起点、短平快地推进技术创新,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在长期的对外合作中,标准公司意识到合作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引进一个或几个产品,只是阶段性的策略,而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引进其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培育自主开发能力,才是战略性的追求。在与日本兄弟公司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不仅仅是注入各自的资金,追求单纯的利润,而是着眼于合资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合资双方的双赢,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为了追求质量的稳定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双方各层面的交流十分频繁,在生产方面的力量互用也非常默契。标准与兄弟相互之间的订牌生产.使各自的制造能力和加工优势得到比较充分地发挥。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经营企业,是标准公司不断进步的根本所在,也是标准公司半个多世纪以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在近几年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参与内部管理活动,已经成为标准公司的一个鲜明特色。
要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面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全面缩短差距的紧迫任务,学习是惟一的途径。而且光学不行,还要会学,要以新的观念指导学习,以较强的学习能力保证学习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很难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树立速度意识,未来企业的竞争,关键是看谁学习得更快;
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让终身教
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是树立新教育理念,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人才,不重学历重能力,不重文凭重水平,不重过去重发展;
四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教育,不仅仅是让职工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