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纺织业:应对自由贸易新挑战
- 商务部消息,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世界纺织品市场出现新的格局,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已成为意大利纺织业界上下关注的焦点。
人们通常会把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归咎于全球纺织品市场规则的新变化,但请不要忘记这种困境的局面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了。消费需求的下降、消费行为的变化、意大利竞争力的削弱、重要贸易伙伴德国经济的疲软、小型企业的大量出现和美元的贬值等因素使目前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许多业内人士都有这样的看法,困境不只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内部产业结构造成的。纺织品贸易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益。象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纺织大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不断增强竞争力。贸易自由化确实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意大利企业对新的贸易规则也表示了欢迎。WTO前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Renato Ruggiero)在意大利《晚间邮报》 (Corriere della sera)上发表文章,强调自由贸易协议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也由各国所接受。
合作求发展
2005年初,一些意大利纺织企业联合劳工组织共同向政府和欧盟提交设限申请。希望增加进口纺织品的透明度,并且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纺织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阻止价跌量增的趋势。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CONFINDUSTRIA)主席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指出,应该在进口产品中进行标识,注明原产地,这需要海关的密切配合。但大家心中都明白,重要的是齐心协力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最近意大利时装协会(Italian Chamber of Fashion)主席Mario Boselli.和法国时装协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共同签署了协议,双方谋求共同发展。协议覆盖了很多领域,如防盗版、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的保护以促进欧洲产品与欧洲以外的低劣产品进行竞争。
国际化战略
虽然意大利企业为了应对挑战,各自采取不同的战略,但主要有两种战略:那就是扩大国际化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近年来许多公司把部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海外,在这种迁移的过程树立起坚定不移的理念,就是严守中高端市场。波兰、斯洛伐克、捷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周边国家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一些企业向亚洲转移,这样可以把目光转向新的市场,同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纱线企业对此提出了许多建议。意大利Lanificio Ing Loro Piana & C公司的Luciano Pandi先生认为,政府的支持对于那些中小企业摆脱国内市场的困境,走向国际市场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公司往往比那些大公司更具灵活性。
许多公司对其它国家的优惠条件很感兴趣,Michele Solbiati Sasil公司的Willy Lavazza认为。合资或者合作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最新的例子是,意大利Marzotto纺织集团和Verzoletto公司的合作。双方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公司为针织企业生产羊毛纱、晴纶混纺纱和普梳纱,以及其它合作。
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也在稳步进行,这不仅了提高意大利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同时提高了欧洲国家的产品竞争力。比如,加强与土耳其的合作,采取减免关税和自由投资等政策。利用劳动力、地理位置接近等优势,把意大利的技术和土耳其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名牌。
另一方面那些扎根意大利本土的公司,依靠产品质量赢得信任。比如:纱线制造商zegna baruffalane borgosesia公司为毛纺和针织面料制造商Eurojersey公司供应高质量的纱线。Eurojersey公司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具有从针织到染整、后整理和印染等一整套的设备。Canclini公司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从事棉纺织产品的生产,其面料真正体现了意大利制造的品质。
意大利制造——-成功的典范
意大利纺织工业协会(SMI)副会长Vittorio Giulini 曾经表示,如果考虑生产和销售整个产业链,那“意大利制造”就是成功的代名词。Giulini先生认为,迁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把创新战略和传统特色相结合就显的尤其重要。Geox集团公司总裁Mario Moretti Polegatto 自豪地说,革新、创造和灵活是我们制胜的法宝。Geox集团是世界第四大鞋业制造商。Polegatto先生说,从好的创意到毫不延迟地申请专利是至关重要的。他还强调,小公司应该联合起来,在技术和研究上共同投资。
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为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象中国这样的国家不断发展,也催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其它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Miroglio纺织服装集团最近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产品包括中高挡女士服装,并且计划今年在中国建立70家销售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