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谈判成功将使世界纺织市场各方受益
- 如果“多哈发展议程”(即“多哈回合”)谈判成功结束,发达国家完全取消对棉花的国内补贴,世界棉花及纺织市场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已成为目前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商品贸易司专家税尚楠基于模型及政策模拟分析提出, “多哈回合”谈判成功将使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棉花、纺织服装市场各方均受益。
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地区对棉花进行大量补贴已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棉花生产,也扭曲了世界棉花贸易。因此,贝宁、布基纳法索、乍得及马里等非洲国家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和世贸组织农业谈判中提出发达国家减少对棉花的国内补贴及出口补贴。但由于担心国内相关行业将受到补贴取消影响,发达国家对此予以坚决回应,如欧盟称欧盟棉花产量不到全球的3%,且是世界头号棉花进口者——美国却称其为世界最大的棉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国,并强调说补贴不是造成非洲困难的唯一问题,这使包括棉花谈判在内的“多哈回合”谈判仍未按原计划顺利结束。
税尚楠得出上述结论,是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建立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来模拟去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议题达成的框架协议(即“七月协议”)对世界棉花市场和贸易流动方向的可能影响。CGE模型包括了作为世界棉花和纺织服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的18个国家和地区,还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每个国家地区都生产棉花、纺织品和服装,还有20种其他的农产品;该模型还进一步假定贸易伙伴间以及国内产品和进口商品间存在不完全替代。运用该模型模拟政策效应的假设条件包括:所有棉花出口国将完全取消所有类型的出口补贴;美国和欧盟将减少他们对棉花部门的国内补贴的50%;所有国家将把他们对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水平降低25%,且关税配额对来自中国的棉花进口不再具有约束力。
税尚楠预计,降低纺织品服装的关税水平,消除棉花的出口补贴和裁减对棉花生产的补贴,将对世界棉花及纺织市场产生三个主要影响:
首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将相对缓和,但在棉花和纺织品部门的效应将显著,尤其是在检验单个国家的时候。
其次,消除棉花出口补贴、降低棉花生产补贴将使世界纺织服装贸易分别增长1.0%和1.8%,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纺织服装出口量及进口量均将增长。
第三,将对世界棉花生产及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所有国家对改革的反应程度不同,总效应将相对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