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制定纺织发展和出口战略
- 罗马尼亚近期制定了《2005-2009年纺织工业发展和出口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分析了罗纺织业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不足;明确了纺织工业发展和出口的目标及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罗纺织业的现状
纺织工业是罗马尼亚的传统支柱产业,2004年实现增加值约3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5.5%;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9%;纺织品出口6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4%。
现有纺织生产和经营公司7200家,员工数量超过45万人。罗纺织工业已基本完成私有化,生产和出口的97%是由私营公司实现的。
按产品大类划分,罗纺织工业中服装占62%,纺织占22%,皮革制品占15%。
罗马尼亚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达基础工业的纺织品出口大国,在麻纤、纺纱、印染、纱线和纤维生产方面比较落后,麻和亚麻已不再种植,所有的原材料都需要进口。即使有一些本地供应,产品质量也较低。纺织工业严重依赖进口。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战略》把加入欧盟视为机遇。入盟使得罗马尼亚公司可以参与更广阔的市场并且可以带动外国投资者对罗马尼亚投资的增长,同时也可以带来外国公司质量管理、研发、设计、品牌和出口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理念。
同时,正在进行的众多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和区域发展项目也给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无限机会。
《战略》认为,纺织工业最大的挑战是从占纺织品生产85%的Iohn方式(一种从品牌、设计、原料供应到销售都掌握在订单者手中,生产者只赚取加工费的生产方式)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跨越。然而品牌的创立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努力和发掘个性因素。《战略》估计,到实施期结束的时候,Lohn生产减少大约25-30%,这就意味着到2009年,Lohn式生产降到50%的比重。
同样,来自外部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竞争,也是对罗马尼亚纺织工业的主要威胁。从中国,包括从印度进口的廉价纺织品,不仅侵入美洲市场,而且侵入欧洲市场,在今年年初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商业组织尝试新的保护方式。亚洲占有优势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基础工业,纱线和纤维生产占世界的74%。周边国家也不可低估。欧洲东部地区正在纺织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捷克、立陶宛、匈牙利、爱沙尼亚是罗马尼亚本地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优势与劣势
优势:巨大的国际市场;传统欧洲市场的重要份额;稳定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现代化和技术改造使得其成本相对更低;在所有地理区域都相对容易吸纳到地方劳动力;比其他工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罗就业和创汇的战略行业。
劣势:原材料来源的不稳定性;基础工业的非现代化;基础工业与现有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困难;缺乏财政支持;海外市场销售网络的缺失;绝大多数公司都是Lohn式生产,限制了技术和利润率的提高;公司缺乏发展总体规划;官僚主义增加中小企业发展额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