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需要注意什么?
缝制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我国要从缝制设备制造大国发展成制造强国,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是不可回避的任务。
配额的取消对下游行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市场逐步放宽是必然趋势;国内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扩展已经初具规模,因此,加强自主研发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2004年缝制机械行业共完成工业生产总产值28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6%,这说明行业在快速发展。同时,出口数据表明普通机型出口份额减少,而机电一体化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增势强劲。由此可见,加强产品自主研发力度也是市场的要求。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王承康分析指出,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人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需市场空间会逐年增长,市场前景可观。从消费结构变化来说,中国缝制设备也确实是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市场机遇当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拉开档次才是出路。中国缝制设备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市场竞争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缝制设备制造业面向的是全球大市场,中国市场的开放和我们融人世界的程度也达到了一定高度。我国的缝纫机产业只有加强自主开发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自主开发需要长期的高额投入,并且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行业内很多企业最大的顾虑在于,自己花大力气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很容易被人仿制,那样投入的回报率就很低了。例如做特种机的企业,如果他们的机头技术外露出去,他们的产品利润就会减少一半甚至更多。
怎样规避这种风险?首先,企业推出新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一定要大。只有产品销售范围大的时候,单位产品里摊入的开发风险费用才低。所以说,在现代制造业中,任何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要能发展,它最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必定要大。因此,缝制设备产业的自主开发,也要克服最终产品在市场中分散、范围狭小的局面。想做到自主开发,就要把自主开发当中的巨大风险分散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