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生产企业外销之路豁然开朗
- “今年,企业还没有接到任何内销的纺织设备订单,截至目前,企业所有在谈项目都是外销的。”扬州惠通聚酯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佘主任的介绍似乎与当初“纺织品配额取消将给国内纺织设备市场带来必然的需求增长”的论调大相径庭。
尽管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的走势尚未完全明朗,但由此衍生的不利因素已经开始作用于上游的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国内订单萎缩,行业出口增长势头已经显现。
国内市场萎缩
惠通是一家以聚酯工程服务为核心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这家在国内化纤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去年的国内销售额超过了3亿元人民币。今年,惠通的内销数额还未可知,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内销额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的。
“纺织品贸易摩擦对国内纺机生产企业的具体影响目前很难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国内纺机生产企业的内销额一定会下降。”业界对此很确定。纺织机械行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在国内纺织工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纺机业一度成为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里最无生存之忧的一个行业,连续5年销售收入两位数的高增长,大大超过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主打棉纺设备的郑州纺织机械厂,在此次以棉纺产品为主要受限产品的贸易摩擦中直接受创。“影响将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一些出口依存度较大的纺织生产企业对原定设备晚提货或不提货;另一方面,受限将制约纺织企业改扩建产生的新增设备需求。”公司副总经理蒙喆表示,由于纺机设备存在一定的交货周期,目前受限对企业的影响会有一个滞后的反映。但从去年11月份左右,企业的新增订单就有减少的趋势。“郑机目前在手的项目合同额有10亿元人民币,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其中有多少能真正落实谁也无法预料。”
加大出口应对
目前,纺机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加大出口力度。
据了解,纺机的出口利润一直要高于内销利润。蒙喆向记者表示,郑机产品内外销的利润差距大约在15%~20%之间。在特定产品上,利润差距可能是成倍的。据介绍,由于内销竞争激烈,企业剔除成本之后的利润能达到10%左右就算很好,但企业出口一成套设备再加上配套的软件包,利润接近60%。
然而,近年来,国内纺织产业产能“超乎寻常”的发展,使得很多纺机企业在忙于国内市场供应之余,无暇顾及这块利润丰厚的海外市场。
相比3亿多元人民币的内销额,去年惠通的外销额仅有3000万元人民币。数据显示,虽然出口不断增长,但国内市场依然是纺机企业的主导市场。
“其实,相比而言,纺机出口的利润更有保障。”蒙喆介绍,首先,13%的出口退税就能有效保证纺机企业的一部分收益。另外,考虑到外销售后服务成本和可能的风险,企业产品外销的价格一般都比内销高。
而在目前的形势下,一度被人忽略的海外市场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棉纺机械行业领头羊,该公司的鞠静表示,公司对纺织业的艰难处境早有预见,早在去年年底做出战略调整,加大了产品出口的力度。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份,我国纺织机械出口(含零部件)额3233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