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再受严峻考验(本周聚焦)
-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中国纺织品面临的严峻考验接踵而来。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纺织服装业制造商提出了4项针对中国产品的特保申请。
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和美国全国纺织组织总会(NCTO)等网站公布,7月11日,美国全国纺织组织总会(NCTO)、美国全国纺织协会(NTA)、美国制造贸易行动联盟(AMTAC)和“团结起来”工会(UNITE)等4家美国纺织业和工会组织向CITA提出了4项针对中国产品的特保申请,分别为:棉制和化纤制梭织女衬衫、棉制和化纤制裙子、棉制和化纤制睡衣、棉制和化纤制泳装。
除了这4种中国纺织品外,中国出口的袜子和窗帘也正受到美国的特保威胁。美国袜类协会国内制造委员会连同4家行业组织于7月8日就目前仍在特保限制期内的棉制、羊毛制和化纤制袜类产品重新提出了特保申请。另外,NCTO同时宣布,在其5月31日针对中国产窗帘制品的特保申请由于“技术原因”被CITA驳回后,于6月22日重新向CITA提交了修改后的申请。
根据美国政府的有关程序规定,CITA将在7月13日前就是否受理窗帘申请、7月29日前就是否受理袜类申请、8月1日前就是否受理梭织女衬衫等4项产品的申请作出决定。AMTAC负责人称,接下来他们还将提出更多的特保申请,“直到美国和中国政府达成一个在2008年底前将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水平的综合性协议”。
根据美国海关数据,截至7月9日,受到美国限制的7种中国纺织品中,棉制针织衬衫和棉及化纤制内衣的额度已然使用完毕,遭到封关。另外,棉制裤子和化纤制针织衬衫也正马上面临封关。
7月11日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并无突破性进展,美方只表示将慎重对华使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尽快就纺织品贸易问题与中方进行实质性磋商。
中国外贸进入摩擦高发期
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
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继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之后,6月30日,欧盟又宣布了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
继美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动用“特保”后,加拿大业界也欲借这一设限条款来“封杀”中国产品。加拿大一个名为“联合起来”的劳工组织向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提出申请,要求CITT对来自中国的男西装等九类纺织品服装实行“特保”。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贸易进入扩张期的同时,中国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1/7左右。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未来20年,中国将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除了在纺织品、鞋类、家具等产品上与其他贸易强国发生贸易争端外,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也将与美欧发生贸易摩擦。这种剧烈程度还体现在摩擦形式的日趋多样化。除了遭遇反倾销调查,中国也开始面临反补贴和特保调查。除了遭遇传统贸易壁垒,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产品将更多地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