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写在“上工”收购杜可普之后

        2005匀三7月1日,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卜简称上工申贝)正式宣告:上了申贝已完成了与德国FAG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接手续,正式受让FAG所持有的杜可普.阿德勒(简称"DA公司”)94.98%的股份。

        这项备受关注的跨国并购案,历时3年,终于告一段落。了解这一段经历的人不胜感慨,谓之得来不易。

        展望  1+1>2

        德国DA公司始创于1867年,是缝制设备行业中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向来享有缝制设备行业的“宝马”、“奔驰”盛誉。DA公司以尖端技术领先著称,仅注册的专利就有200多项,几乎涵盖了当今缝制设备所有高端技术,在世界缝制设备销量排行榜中仅次于日本的“重机”、“兄弟”,名列第三。虽然DA公司在欧美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
    但由于其只做高端产品,亚洲市场的开发乏力,导致销售业绩逐年下滑。在全球纺织行业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DA公司失去了先机,逐渐陷入亏损的境地。因此,以生产轴承为主的大股东FAG公司,出于其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考虑及DA公司连年亏损的现实,决定出让其股权。

        “上工”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工业缝制设备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也是全国同行业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上市公司,拥有“上工牌”和“蝴蝶牌”两个全国驰名商标,产销量与出口量名列全国前茅。上工也是国内最早引进日本工业缝纫机的企业之一,标准型机种及特种机型系列非常完整。然而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上工研发力量还显得薄弱,核心技术缺乏,产品以中低档缝制设备为主,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十多位。再加上国内缝制设备行业快速崛起、实力日渐强大的民营企业,使“上工”备感压力,迫切希望转型。

        世界缝制设备产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的转移,中国作为产销中心的地位已不可动摇,缝制设备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正逐渐从传统制造业转变成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竞争日见激烈,但是竞争依然集中在低端市场,高端缝制设备则依然是国外设备的天下。而随着纺织品贸易后配额时代的到
    来,服装行业提升内在品质和品位的内在要求对缝制设备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上工”近几年来在自身产业发展上,也了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重复建设”的弊端、“同质化”的困扰和“价格战”的怪圈,以及“历史包袱”的负担等,都要求上工申贝摆脱被动局面,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的产业突破。

        经过综合分析,上工果断地做出了“走出去”,实施海外并购和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他们决定通过收购DA公司获取其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市场渠道以及久盛不衰的品牌、弥补高端产品的不足,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行业突围。

        历经3年,并购终于成功。上工申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上官张敏表示,这是一个“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工程”。“走出去”跨国经营与“引进来”本地生产相结合,德国顶尖技术和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商务成本相结合,将为市场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一流产品。业内有人对此评价说,上工申贝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可产生1+1>2的效应。迅速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抢占缝制设备中高端市场,拓展欧美销售市场,再加上本土生产和本土采购的优势,DA原来的高端产品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亚洲市场占有率,打破由欧美、日本企业把持世界缝制设备高端市场的格局。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