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捷股份十年磨一剑 借股改机遇再争行业老大

           10年来,中捷股份始终没有放弃争夺行业第一的梦想,股权分置改革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契机。

     

      十年时间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注解,对于中捷股份(002021)来说,则是由家庭作坊到国内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商之一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6月27日,中捷股份公布了首份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每10股送4.5股的对价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送股方案中属较高比例。此后,非流通股股东再示诚意和信心,修改方案大幅提高承诺不减持价格。  对于磨剑十年的中捷股份来说,现在正是借助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长剑出鞘"争夺天下第一剑"的时候了。

      引领朝阳行业

      "只要人类存在,缝纫机行业就是朝阳产业。"中捷股份董事长蔡开坚对自己所处的行业信心十足,"家用缝纫机在国内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儿时的记忆。但作为工业用缝纫机,是服装制造业必要的生产设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服装,与服装产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缝纫机市场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还会很大。"

      工业用缝纫机门类繁多,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除服装行业外,还应用于诸如粮食、化工、座垫、篷帆、上鞋、箱包、制帽、室内装饰用品等需要重叠缝合和装饰的领域,与人们日常生活及相关行业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缝纫机产业也随之转移。在经历了欧美时代向日韩时代转移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缝纫机设备产业进入再次战略转移,由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向中国转移。

      "工业缝纫机既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是由于很多工种靠机械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量的人工。目前,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人工成本方面已经无法和中国的企业相抗衡。机电一体化、高速运作、无油环保等要求却又体现了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蔡开坚介绍。

      世界上传统缝纫机生产企业主要有德国的杜克普、百福,意大利的利满地,日本的重机、兄弟等公司。而几乎所有这些著名的缝制设备生产企业如重机、兄弟、百福等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全面向中国转移。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除了中捷股份以外,还有标准股份(600302)、上工申贝(600843)、飞跃集团、宝石缝纫机以及外资企业日本重机和兄弟等。其中,中捷股份和标准股份两家公司的产能在2005年末将基本相当,都为50万台。

      缝纫机最主要的客户来自服装行业,自加入WTO以来,受服装出口大幅增长的拉动,也带动了缝纫机行业的繁荣,近年来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2004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8.33亿件,同比增长15.1%,而2004年中国工业缝纫机总产量同比则上升了27.5%,缝纫机行业销售收入整体同比增长18.84%,达到136.77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缝纫机的生产基地,缝纫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60%。

      海通证券分析师黄锦超认为,纺织无配额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无疑是一个利好,而对于缝纫机行业来说,机会并不仅仅来自国内,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纺织服装无配额时代受益的除了中国外,还有像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对缝纫机的需求已经开始显现。据统计,2004年中国缝制设备对巴西和印度的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6%和126%。

      "我国的缝纫机产业预计有300亿元左右的市场,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但缝纫机制造业从严格意义上讲,缺乏领军的龙头企业,行业前四强合计市场份额不超过40%,第一名的标准股份市场份额也不超过15%。"蔡开坚表示。

      蔡开坚同时表示,全球缝纫机设备年贸易额超过75亿美元,我国出口量约占贸易总量的40%,但出口额仅占9%左右,我国缝纫机产品的技术、档次、附加值等亟待提升。

      "缝纫机行业集中度不够,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但这种局面也给优质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整合行业资源的机会。行业需要一个具有核心技术,能够整合、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捷股份也有此决心,按照这两年的发展速度来看,中捷股份对争夺行业龙头的地位也很有信心。"

      "十年磨一剑,中捷自1994年成立以来,争夺行业第一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这也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标。"蔡开坚表示,"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机制和开放的国际化之路。"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