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设限人民币升值 中国纺织业难免洗牌
- 美国和欧盟突然以执行特别保障措施为由,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这对处于出口合理释放状态中的中国纺织业而言,理想中期待的贸易一体化年景骤然黯淡,甚至化为乌有。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不断加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大规模洗牌已难以避免。
100万件欧盟毛衫“黑洞”
尽管欧盟方面表现出相当的诚意,促成紧张升级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在最后一刻得以化解,避免了一场贸易战的爆发。但按照中欧双方达成的备忘录,从今年6月11日起到年底,以及之后的两年内,对中国十类纺织品保留8%至12.5%的年增长限制。今年头5个月这十类产品的金额占同期出口欧盟总额的20%以上。
据欧盟海关7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6月11日至7月28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T恤衫、梭织裤子、女式衬衫、胸衣等大部分设限产品的清关率均已达到或接近50%,而高达141.16%的毛衫清关率,意味着中国纺织企业不太可能在年内拿到来自欧盟的毛衫订单。
欧盟成员国不愿意给出弹性处理空间,让欧洲零售商感到头疼,因为很多零售商从中国进口的毛衫已在运输途中。据悉,虽然配额已经超过,仍然有超过100万件毛衫发往欧洲。一家大型零售商驻英国的物流主管认为,在欧盟成员国表态反对后,进口的大门已经关上,因此7月12至7月19日之间运来的货物落入了黑洞。
美国图谋改变亚洲格局
虽然中国对美国的服装出口额在前5个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5.9%。但中国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柬埔寨对美国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5%、20%和16.8%。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成衣出口增幅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正在改变亚洲纺织业的竞争格局。
美国政府于5月下旬开始对中国设限的七类纺织产品,均为增长潜力巨大并且竞争力很有优势的类别,这七类纺织产品前五个月出口美国的金额占出口美国总金额的20%以上。按照美国海关统计,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化纤制内衣、及化纤制针织衬衫的清关率均已达到或接近100%,现在看来只有精梳棉纱线的配额能够用到年底。同时,美国国会可能对我国实施贸易制裁并上调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也促使一些美国进口商减少从中国的采购。
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正是J.C. Penney、沃尔玛、Target Corp.等美国零售业巨头希望避免出现的风险。这种风险迫使它们把一部分订单继续交给其他国家。J.C. Penney Co.负责公司海外采购的执行副总裁彼得.麦格拉斯称o所有的采购负责人都不会把太多的订单发给中国,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会有风险。